第一百五十八章 来自丁乐的锦囊妙计(1 / 2)

“市里面的大领导是什么意见?”

丁乐听完余建康的介绍之后,并没有立刻给出建议,他反倒是先问起了大领导对于这事的态度。

“大领导很开明,政府一直都是以积极引导为主,国资委虽然作为大股东,但是对于重组方案选择、顶层制度的设计,都给予我们工作小组很大的支持。”

既然有了政府鼎力支持,那还有什么烦的呢?无非就是蛋糕怎么分配的问题,想到此,丁乐心中有了计较。

“我支持江苏银行的十强合并模式,完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根据各自清产核资报告,合并各方股东持有的股份,再根据资产评估报告以及最终确认的折股比例,置换成新海州银行的股份。”

余建康没有想到丁乐的态度如此鲜明,听到这话后,他沉默了片刻。

“采用市场化运作,首先就要考虑不良资产如何处置的问题。县区几家农商行都提出来,政府不能把他们的优质资产都划给海州银行,还要考虑他们的不良资产包袱!”

余建康一边说话,一边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材料,递到丁乐面前。

“这是几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目前市里面已经同意了他们的诉求,海州银行将要承接80的不良资产,目前初步估算会有10亿元的规模。”

对于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丁乐是毫不意外,海州银行要真把几家农商行在城区、园区的优质资产拿下,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才叫一个奇怪!

丁乐将手中的材料飞速地浏览了一遍,沉思片刻后,他想到了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运作方案。

可以由海州市国资委出面,牵头成立一家信托公司,通过设立信托计划专门承接不良资产。

海州银行将这10个亿的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给信托公司后,信托公司可以面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机构发行专项信托产品,后续通过不断地清收处置来消化这笔不良资产。

届时,钱袋网可以出面,在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认购这些信托产品。这个前提条件就是银河投资要在新成立的信托公司中持股。

丁乐将自己的方案和盘托出之后,余建康不禁暗自拍案叫好。尽管这是个多赢的方案,但是他也不敢贸然答应。

“我会尽快向上级领导汇报你的这个方案!”

当然,在余建康的汇报中,这个方案的提出者肯定不是丁乐,这次能进专项工作小组,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费心费力。

丁乐内心并不介意余建康的盘算,余建康约他在茶楼里谈这事,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大家又不是第一天出来混社会,这点套路他心里还是门清的。

他提出这个方案一方面是为了帮余建康的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有利可图,经手三分肥。

银河投资已经成功参股海州银行,如果此次借着海州银行重组的契机,成功参股海州信托,那么他的金融帝国版图又将扩大。

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应该是每个中二少年都曾有过的梦想。

丁乐希望有朝一日,银河投资能够像那些大财团一样集齐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租赁这7张主要金融牌照。

重组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内容繁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稍有不当,计划即可能失败。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重组涉及银行高管层、员工、股东、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如何将一碗水端平,关系到重组成败的关键。

董事会和高管层主要关心经营管理权是否被削弱,员工主要关心今后的收入变动,股东主要关心原有股本是否缩水,地方政府主要关心对当地的贷款投入、税收是否缩减以及人事权是否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