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要狗命的杨天辰(1 / 5)

放过在下 无笔画行书 11297 字 2020-01-31

十五年前

这一天还是十二个时辰。

苦难寺的老和尚们循规蹈矩的换着班,有气无力的念一段经,续上一根费了好大劲才从空空的香桶里摸出来的香。

老和尚们不去数,念了四十八段经,地藏王菩萨跟前的破旧香炉里也来回换了四十八柱香。

东朝国上清宫前的日晷在来来往往大臣的监督下也不敢偷懒,头顶的太阳挪一下屁股,它就跟着晃一下脑袋,老老实实的摸过九十六个时刻。

官塘桥的小茶馆里,一如往常,来来回回各色人物。

佩剑的侠士,带刀的莽夫,还有看着这些杀人玩意,心惊胆战的文人秀才,歇个脚,坐上片刻,在跑堂瘸子的眼神下,有没有钱也都喝了一碗茶。

说书先生的口水干不了,您放心大胆的听。

今天生意没变好,但李掌柜小钱柜里的钱币又是装到以往一样的高度。

生活就是这样,每天想着变花样,可日落以后躺在床上又得嘟哝,日复一日,总做着同样的事,什么时候是个头?

春桐街卖了一辈子豆芽的刘老三也是这么想的。

算好了时辰,这一批豆芽又该发了,不用看,还是三十三斤三两三钱,还是昨天一样的价。

爱吃豆芽的张员外家的厨子小陈现在肯定已经出门,要是昨晚没在忘忧楼的小翠身上使狠劲,腿肚子发软,估摸着以他的脚力,现在刚过春喜裁缝铺的门口。

刘老三的日子无趣,可早死的老爹就教了他这么一个营生。

不过也有盼头,不知道老王家的媳妇今天会不会来买豆芽?来的话可以开着玩笑讲几个荤话,夏日的井水,凉的舒坦。

刘老三不由咧着嘴,露出被老王打缺了半个的门牙。

提着湿漉漉的竹筐,手脚麻利的揭开发籽的盖子,刘老三纳了闷。

没出芽!脱了皮的绿豆还是绿豆。

生活还是对我刘老三下手了?

杨家村,张大妈家门前,该冒绿的青菜,没有动静。杨老赢家猪圈,明明昨儿个半夜叫了一晚,该下崽的母猪,没见猪仔。

是有点奇怪,可该浇水还是浇水,该喂猪还是喂猪,张大妈不会在意,杨老赢不会在意。

着急抱孙子的赵老婆子在意!儿媳妇进家门一年,吵了三百来次架,家里的锅碗瓢盆换了十几波。

昨儿个亥时刚到,大肚子的儿媳妇就开始叫唤,接生婆杨嫂连夜被儿子叫起了门,眼巴巴的盯了一个时辰,要看就要生了,一到子时又没了动静。

看着以为自己死了婆娘的儿子,赵老婆子有些于心不忍。

死者为大,想着自己刚刚还在琢磨,要是生了个女儿,就用不能生男娃的理由撵这儿媳妇带着刚生出来的赔钱货滚蛋,老婆子有些自责。

可门开了以后,见到满脸横肉,顶着大肚子的儿媳妇,她又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的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就会折腾人!转身就走。

一天就要过去,转眼又到亥时。生灵界无尽疆域,别说有个会叫的东西从肚子里蹦出来,硬是一根豆芽都没敢发芽。

人们早早的躺到床上,杨家村都是穷人家,不敢浪费灯油。

可住村东边的杨洪毫无睡意。

他站在小瓦房的门外,里面的老婆嘶声力竭的喊着疼。又是打热水,又是拧毛巾的杨嫂忙的满头大汗。昨晚的劲还没缓过来,又被杨洪给折腾过来接生。

时间慢慢过去,眼看就要到了子时。

千里之外的孤山山顶,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山顶的上空,天突然同时出现两个洞。一个像水缸大,泛着星辰之光。另一个也像水缸大,冒着森森的黑气。

刹那间,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