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目标(2 / 3)

仙心求道 少远 6967 字 2021-08-09

道中,而不明道。人生大憾矣!我玄真子修道四十载,五年通玄,十年神游,后二十五年却不明道为何物!每思及于此,心生惶恐,余之一生止于此乎?今收集武道秘籍,望能触类旁通,明道之何在。研读秘籍心有所得。写成此书留待后来者。修武之人锻体魄、习技击、凝内力,以一己之能发千斤之力,破百人之阵。至于此耳。然道生万物,万物皆可入道。修武技纯熟后若能以凡身借道势,此乃入道也……”

这序章几百字主要讲的是修武者的几个阶段,分别是锻炼体魄、修习武功招式、修炼内力,这些不过都是基本的。如果能够于武功之中触摸到道,能借天地之势,那么便算是进入“道”的门槛了。

李浩然接着往后看去却是玄真子说他研修武道十几年虽未见以武明道之路,但以武借势还是颇有心得,然后后面讲的是玄真子自创的一套名叫《天水势》的拳法。如果能够修炼到一定境界便可借水之势为己用,虽不及天地规则那样玄妙浩荡,但在武道之中也算是一门上乘武学了。

李浩然看着心中惊喜,他武功也练过一些。但看了这《天水势》才知道自己以前练过的那些真的太粗浅了。

《天水势》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心法,二是招式,三是内力,第四便是讲的如何从招式中生出“势”来。

心法是指明修炼的方向,是攻是守?是杀是救?是强攻还是慢打?

一门武功中的心法、招式和内力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三者相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天水势》心法第一句便是“滴水穿石千日功,势成之时浪遮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天水势》是重防守养势,待到势成之时给予对手雷霆一击。

后面的心法对应着招式,李浩然一一看去,不禁有些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不过他还是忍住没有出去练习。

看完心法和招式后便是内功,这上面写的不是怎么修炼内力,而是内力怎么配合招式。何时用刚,何时用柔,何时用力十分,何时留功三分。

李浩然虽然没有修炼过内力,但是他以灵气淬体一个多月来,已经完全熟悉了灵气在经脉中的流动,而且一呼一吸之间力道控制已经纯熟。

继续往后翻去便是讲以武生势了。

“何为势?天之势,众生匍匐,不知宇内之中极,不见光阴之起灭;地之势,万物枯荣,由弱而强,盛极而衰,莫如是也。水之势,动静无常,今借动势以破敌,借静势以守身。”

李浩然看着这句话琢磨一下心道“这句话应该是说天的势将众生困于一地,不知道天地的中心与边界,不知道时间的起始和终结,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地方过完一生。地的势让万物由弱而强,然后必定是盛极而衰走向消亡。水的势因为动静变换而不同,这拳法讲的是借水动势来克敌制胜,借水的静势来防守,立于不败之地。”

接着往后看去是将的如何才能借水之势,这就比较复杂了,首先要心中能想象出水动和静的景象。只有做到自己心念一动自己便仿若身临其境,才能够势由心生,由拳而出。

将《天水势》大略看完,李浩然心中有了大致的方向,将书合上想了想又从众多秘籍中选出一本名叫《不如归去》的轻功身法。

李浩然当初在五行谷看到渔禾施展轻功在空中辗转腾挪便很是艳羡,而且这一月多以来来往五行谷都是师姐接送。虽然陆惜雨很是乐意,但李浩然有些过意不去,所以他想早些学会轻功,以后自己可以在陡峭的山间往来便不用再去麻烦师姐了。

虽然心中急切不过看天色已晚李浩然还是将书放下,回到床上打坐修炼《沧澜决》几个周天后便休息了。

第二天在师姐送自己去五行谷的路上李浩然便给陆惜雨说了自己要修炼《天水势》和《不如归去》,然后在演武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