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独立女性(1 / 3)

快到年底,陈卓接到了香港金像奖执行主席文隽的邀请函,邀请他担任第十六届香港金像奖的颁奖嘉宾。并在信中委婉的劝告他,应该少拍一些商业电影,多注重提高一下自己的演技,做一个全面的演员。

这也引起了陈卓的思考。

一个演员,到底是像张家辉一样演什么,像什么。还是像刘得华一样,演什么都像他自己好?

这是一名演员和一个明星的区别。

作为一名演员,需要高超的演技,对角色深刻的领悟,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让人在观看的时候不知不觉忘记自己以前的角色形象,而是沉浸在这部作品的角色中。

比如梁家辉,他可以是《东成西就》里面逗比的段王爷,也可以是《黑金》里面痞气十足的周朝先。他可以是《棋王》里面性格执拗,为棋痴狂的书生,也可以是《寒战》中霸气四溢的警队高层。

这种驾驭角色的能力是一个好演员的标志。

但是作为一个明星,需要的却是高颜值,帅,酷,加上某方面的才华让人敬佩。所以,明星也被称为青春偶像。

比如刘得华,在2000年之前,他演什么都是陈小刀那个模式,演什么都像他自己。其实,周星星、程龙也是一样,演什么都是他们自己。

“演员”和“明星”并不是冲突的两种身份,只是两种不同的开局。

简单不准确的来说就是,长得帅的开局当“明星”,长的一般的开局当“演员”。

比如,无线五虎将黄曰华、刘得华、苗巧伟、梁超伟、汤镇业。开局就因为形象出色,而被当成明星和招牌来培养,各种影视剧资源大把大把的往他们身上砸,让他们天天能跟观众见面,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而长的一般的,比如周星星、刘清云、吴镇宇等人,则只能先去跑龙套,从一个演员干起,如果干的好,演技也磨练出来了,将来还有出头的机会,否则就只能自生自灭。

这两种不同的开局,最后随着各人的选择不同,最后也可能会发生转变。

有的从“明星”变成了“演员”。

比如,明星出身的黄曰华、苗巧伟,最后却选择了磨练自己的演技,活成了演技出色、却踏踏实实的演员。

有的从“演员”变成了“明星”。

比如,演员出身的周星星,凭借无厘头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在《喜剧之王》中,周星星一直强调“我其实是一个演员”,并在一些宣传稿中一直强调自己跑了多年的龙套,对演技很有心得。但香港金像奖的评委们却从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中,周星星就是个专门逗人笑的喜剧明星,哪有什么演技?

有的将“演员”和“明星”双重身份加身。

比如,在金像奖评委眼中,能够兼具“明星”与“演员”双重身份的,也就周润髪、梁家辉、梁超伟、张国容、张家辉等人。

连一直当“明星”那么多年的刘得华也是在用《暗战《无间道》改变形象,在从艺将近二十年后才获得了“明星”与“演员”双重身份认可!

有的将“演员”和“明星”双重身份都丢掉,成为了一个路人。

比如,因为花心造成翁美玲自杀的汤镇业,之后为了复出大量拍3及片,形象毁坏殆尽,只能退出娱乐圈,最后变成了一个秃头、发胖、血压高的路人。

在陈卓的职业规划里,现在的自己,只能称为一个功夫偶像明星。虽然他的演技已经很高,但还没有在各种奖项中证明过自己。

现在的陈卓,需要的不是各种奖项认可,他需要的是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国民度,获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与认可,然后拍商业片赚钱。

只有到新千年,自己扩展知名度的步伐放缓之后,才会将目标放到各种奖项中。并试着去演绎各种复杂人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