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好事坏事?(2 / 3)

相了。可据母亲所言,知道这件事情真相的人,早已身死,那司徒傲又是从何得知的?若说他不过是虚张声势,可看的样子,又实在不像是作假。究竟是谁,暗中像司徒傲递了消息?

水华现在疑惑诸多,他以为这件事会被他带到棺材里,再也不会有人知晓,却没想到,凌若兮已经开始暗查了。

“启奏陛下,虽然此前平定了南苍之乱,但是近年来,南苍动作频频,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臣认为,应早做打算啊。”兵部侍郎言。

“那爱卿以为当如何?”

“启奏陛下,如今璃国兵力三分,秦老将军率秦家军镇守在西北边境,东南则是由宁绍远老将军带玄甲军驻守,西南驻守的,也都是老将。恕臣直言,我朝虽以军事开国,但近年来,能够带兵打仗的将领,已是青黄不接。放眼朝中,除了安平将军,和赤焰军尚有几位能拿得出手的将领,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年轻将领了。”

这番话不仅说到了皇帝心坎里,也说到了若兮的心坎里。在赤焰军中,她有意提拔青年将领,就是处于这等考量。兵刃无情,若是她哪一日在战场发生不测,这璃国的大军,恐怕无人能够担起。

“爱卿所言即是,诸位可有良策?”

“陛下,臣启奏。”又一大员站了出来,“除了王大人所言之外,我军的士兵,年老者颇多。臣以为,不妨裁撤一批老兵,招纳新兵,再提拔一批青年将领练兵,正好给他们历练的机会。”

“是啊是啊”

复议的人越来越多,若兮双眼微眯,透露着危险的信号,这些个迂腐文人,是要我璃国亡国吗?

赤焰军为何会定下三年一征兵的规矩?

璃国大军的主力,正是秦家军、玄甲军和赤焰军。刚刚招募的新兵,上了战场,就是白白给敌军送人头。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前朝时三大主帅就商定,三家轮换征兵。既能保证璃队有效的战斗力,又能让出时间给新兵成长,不至于仓皇间上了战场,白白丢了性命。

这些人嘴皮子动动,就要大规模裁撤老兵,这简直是在动国本。

“陛下,”若兮上前一步,“诸位大人主张裁撤老兵,招募新兵,臣认为,不如大开国门,迎敌寇入京,将这万里山河拱手让予他人!”

“你,你……”

“凌将军……”

“将军,你,你这是何意?”

在若兮的目光扫射下,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众臣都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凌将军,此言和解?”还是南宫水华打破这份尴尬。

“诸位大人,你们都是我朝的肱骨之臣,为了陛下,为了璃国百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是敢问诸位一句,现在让你们上了战场,可敢拿起刀剑杀人?”

“这有何不敢?”

若兮轻蔑地看了那人一眼,不过是个小小的谏议郎君。“看大人的样子,平日里怕是连鸡都没杀过吧?”

“并非我小瞧诸位,战场上刀剑无眼,上一秒还在同你喝酒吃肉的兄弟,下一秒就有可能身首异处,更不用说少条胳膊,断条腿。诸位若是能看着断臂残肢、血涌如柱,还能这般面不改色,凌某佩服。”

这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人们,这一番描述听下来,早就变了脸色,哪里还记得之前夸下的海口。

“看来,我也不必找个人让诸位大人在殿前试试了。”

若兮转了个身,奏道“陛下,三年一征兵、征兵次年裁兵这是先皇在位时,三军主帅共同商议的,为的就是留下时间,让新兵成长,以防上了战场,难以适应,徒增伤亡不说,更是延误战况。”

“凌将军所言有理,不过这带兵将领青黄不接确实是燃眉之急。但儿臣认为,刚刚赵大人所言,并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