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玉碎行动(一)(1 / 4)

盗高一尺 我叫石丑牛 262 字 2020-08-13

ii时期的j国,众所周知,1941年,a国珍珠港遭到j国的偷袭,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这一幕后的导演,是j国海军名将——sb56,所以a国对其恨之入骨。

1943年初,2艘j国潜艇在西太平洋触礁,相继沉没。a国当然不会放弃这一绝佳机会,派出潜艇前去查看,果然在上面有重大发现,获得了大量绝密文件,其中就包括j国海军新启用的密码本。随后这个密码本就送往a国情报部门,进行情报破译。

1943年北4月14日,a军情报部门破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电文,关于sb56的详细行程都在上面,甚至连飞机什么样子和飞机的多少都有,a军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干掉sb56的绝佳机会,18日,a军派出16架p38“闪电”战斗机,一举打掉了sb56的座机,一举干掉了sb56。这也说明密码本的重要性。

李绿蚁意识到窝瓜的困境,话音一转“虽然译码本没了,但是可以可以想办法复现。”

ii中各个国家利用电台的情报通讯,主要分为两部分,一块是各型电台组成的传输部分,另一块则是由密码机和密码本组成的加密部分。在传输部分上,各个国家都大同小异,主要分为短波、中波、长波三种电台。

电台靠的都是无线电波传播信号。无线电波不是激光,没有那么好的定向性,靠的是漫反射和衍射,可以在空气和地面进行传播。比如短波电台,频率为3~30兆赫,波长是10~100米。这个波长属于米波段,有明显的衍射效果,甚至形成地波沿着海水传播,电台不用中继可以传播数十公里。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种广播信号,友军能收到,敌人当然也能收到了。

当时的电台都是模拟电台,不像今天都是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必须得实现了解敌人的数据帧格式才有可能破译,也就是你要拿跟敌人一样的基带模组才能解析他们的信息。而模拟信号只要你调频到敌军电台相同的波段,就可以侦听他们的通话。也正因如此,战场条例都要求军人使用电台时使用事先约定好的暗语,如果使用明语很容易造成情报泄露。

至于电报的报文,各家有各家的密钥。所以如果敌军没有掌握密钥,那么截获了意义也不大。

为了能够破译对方加密的电文,ii期间盟军和轴心国都各自集结了大批数学家,通过搜集大量敌军电台报文来积累样本,然后让数学家反向破译。也由此发展出了密码学上的矛和盾。

现在世界第一台投入使用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就是e国天才数学家阿兰·图灵发明出来,用来破译d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而在这个计算机投入使用前,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恩尼格玛机,所以电报明文通过该机器转化为加密电文。

但倘若真的通过一种手段截获电报后,需要破译内容就需要有一本“密码本”,里面的内容是数字对应的汉字,比如截获j军电台发出的“245、235、653、532、135”这些对应密码本上的日文就能组成一句话——就是利用了莫尔斯电码。

又比如被窝瓜捏碎的那本,只要窝瓜没将那本密码本捏碎,现在这台电台曾经收录过什么信息,几乎是手到擒来。

ii时期的电台用的是无线电广播技术,相当于现在的收音机信号,谁都可以接收,只是说接收到信号能否解密。因为那个时候都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频率很多,军方的无线电频率经常更换,导致对方无法准确知道哪一个是敌方的。另外还有就是电报加密技术,虽然截获了,但是没有密码本,也是看不懂的。原理和用收音机调频接收广播信号一样,区别就是接受到敌方电台信号,需要破解;而接收广播信号就不用破解。

ii截获敌方电台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枯燥的工作。首先要搜索敌方信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