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老将黄忠(2 / 3)

凛明白自己不是黄忠的对手,于是想着将黄忠吸引至契丹军团主将萧绰的主力兵马所在。

以萧绰的能力,只要被她以优势兵力围困,即使黄忠也逃不出去。

“穷寇勿追!”

黄忠追击了十五里,突然察觉到危险靠近,于是果断领兵逃回新野。

不错,是逃回新野,而不是撤回。

在萧挞凛的前方,萧绰统帅契丹军团数万骑兵出现,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契丹南北两院大王分别率领一支契丹骑兵迂回,已经形成了半个包围圈。

如果黄忠一头扎进包围圈,或者晚走一步,那么就会落入萧绰的陷阱。

“可惜……一些老将对危险有敏锐的直觉……”

萧绰知道沙场老将对危险十分敏感,有时候即使没有亲眼见到对方埋伏的大军,这些沙场老将也会预感到杀气,进而做出选择。

萧绰埋伏失败以后,也不觉得有什么,奇谋不能成功,那就正面攻取。

巾帼军团、契丹军团、护国军团,三军齐动,黑云压城。

黄忠回到城中向蔡瑁赴命,折损大约七百骑兵。

“夏军、夏军已经可见!”

“夏军的兵锋竟然如此之快!”

蔡瑁、吴玠、桓温等人立即登城,眺望北方出现的黑线。

契丹骑兵作为进攻新野城的先锋,手握夏军的战旗,猎猎作响!

一波接着一波契丹骑兵,犹如黑色的浪潮。

新野守军人心惶惶。

无论是谁,都知道楚天势力以骑兵为主力。

黄忠见自己回到新野城中没有多久,夏军就兵临城下,而且军势一眼不见尽头,背后一凉。

如果刚才黄忠没有及时撤退,或许已经被夏军俘虏。

桓温感慨“现在的夏军,已经今非昔比。”

新野真正的主将吴玠说道“以神臂弓、八牛弩为防守利器,防守城池,不可与夏军野战。”

新野城的白河对面,宋王杨十郎,以韩世忠、宗泽、潘美、曹彬等武将为主力,徐庶为军师,张允、文聘为水师都督,支援樊城,抗拒吴起。

唐军的武将郭子仪、秦琼、李道宗与杨十郎汇合。

唐宋联军,与吴起在樊城北部对峙。

吴军派遣守将刘仁瞻守樊城。

刘仁瞻同样是一个顶级守将。

益州、荆州、扬州诸侯凭借山河之险,以及守城名将坚守的坚固城池,构建几乎无懈可击的防线,拖延战事,想要迫使楚天的财政破产,然后退兵。

三州诸侯的思路基本没错,他们的防线目前坚不可摧。

仅仅是襄樊,就有汉水、白河、岘山等天险,樊城、襄阳互为犄角,荆州水师占据汉水,可及时支援樊城。

宛城、樊城有一流守将,即使新野都有守将吴玠,还有不少兵力。

“山河、守将,楚子谋想要攻破如此防线,谈何容易。”

杨十郎面对吴起,以守为主,尽量避免与吴起决战。

高丽国、江淮、襄樊、汉中的战事一时间陷入停滞。

楚天在北方还能所向披靡,而在南方,地形改变以后,推行速度明显受阻。

高丽国战场,双方在高丽国王城北部的山地拉锯。

江淮战场,铜雀主动出击,袭击沿海各县,孙坚袭击合肥、寿春,夏军不堪其扰。

襄樊战场,集结了诸多守将,又有汉水阻挡夏军骑兵直取襄阳。

汉中战场,四面环山,夏军只能在狭小的山道与蜀军交战。

山河之险不只是说笑而已。

如果不是凭借山河之险,三国也不会对峙多年,不会形成南北朝,南宋也不会在蒙古铁骑的兵锋下,支撑几十年才灭亡。

楚天在寻找机会破局,南方三州的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