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埃辛岛宫廷(1 / 2)

虽然尽快回到领地去的想法很强烈,但洛萨却并没有强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甚至在一些方面,他还刻意拖慢队伍的行进节奏,压制士兵们急切的回乡之情。

包括,且不限于乘坐足够容纳十数人的加大款马车。

洛萨没有特别的享受欲,不至于为了凸显身份的优越感就搞特殊。

一架能够挤上十几人的马车,就算是四匹马来拉,速度也不可能快到哪儿去。

更何况,洛萨用来拉车的马,还不是军用战马,而只是相当于驽马的旅行马。

充其量,也就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稍快那么一线。

队伍的主要领导者如此拖沓,又是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

碍于洛萨屡战屡胜的威望。

士兵们就算有所不满,也只会将这不满压在心里。跟随车架以寻常行军速度,亦步亦趋地向前运动。

而这,就是洛萨想要的效果。

无论这支盟军的士兵来自何方,有着怎样不同的背景。

在并肩作战这么长时间之后。

洛萨也已经从心底里认可、接纳了他们,将他们看做一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军队。

但这份信赖,是针对于这支军队的整体,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的。

具体到士兵个体层面,洛萨当然相信其中肯定有上限很高的军人。

但同时,也绝不怀疑存在下限很低的。

放任士兵的思家之情自由发散,整个队伍必然受到大部分人心愿的影响,行军速度会在无形之中被加快。

表面上看,士兵们有意愿地自发加快速度,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才对。

事实则不然。

因为从客观上来说,这支经历过战场,但还没有系统性战术和体能训练的部队。

并不具备集体急行军的条件。

过快的行军速度,只会带来更多的混乱。

如果是进军途中,为了争抢有利的战略时间,些许小问题可以被主帅所忽视。

但洛萨现在是班师,而不是进军。

一旦部队陷入混乱,甚至出现前后部脱节的情况。

哪怕最后能调整过来,也不可避免地会有逃兵、失散的情况出现。

上过战场见过了血,就算他们原本都只是普通农夫出身。

谁又敢保证他们现在,还愿意回到平凡的生活中去。

不需要太多。

几十,十几,甚至几个士兵凑在一块。

立马就能变成肆虐村镇,打家劫舍的盗匪。

流毒无穷。

想想当初被一头大虎几乎逼到绝境的莱顿村。

就知道被洛萨平推过的南部地区,是很难应对这些不法之徒的袭扰的。

那些选择回家的士兵,被收缴了手中的武器装备后,也很难对抗那些昔日的同僚。

至于为什么会被收缴兵器,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吧。

洛萨不是粪便桶,没有走一路,淌一路屎尿的想法。

相比于埋头赶路,给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制造一大堆麻烦来说。

优哉游哉的慢慢走,严肃军纪,站好最后一班岗不是更好吗?

另外还有。

对于洛萨来说,这次班师,也算是一次磨练机会。

虽然在理论上来说,目前整个帕斯公国,应该找不到与他抗衡,会中途袭击的敌对军队。

这段归程,应该风平浪静,不会出现意外情况才对。

但越是这个时候,反而越考验一支军队,以及指挥官的警惕性。

战争,是永远不会接受“大意了”。

这样一个错误的。

如果有洛萨的命令在前。

性格各异,晓通军事的帕特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