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收复了辽东就不能享受享受嘛?(2 / 3)

鲁肃失神地喃喃自语“以工代赈……没想到让百姓劳作、发给口粮,还有如此的妙用。这些日子确实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流民难以管理,深感头疼。

有些饥民是二月份来的,有些是三月份来的,但发给土地和口粮时,人多事杂、做账难以精细。往往算不明白每一户饥民究竟已经领了多少天口粮,到秋收后统一加倍收租偿还,又怕挂一漏万。

所以只能是每个月的分一组,不管二月几号来的,都算他们领了二月份一整个月的口粮。这样官府记账才方便些。然后那些二月初来的就心中得意,二月底才来的便多有不平。

有了伯雅此法,将来四月份来的饥民,一律算五月初一才开始官发口粮,四月要吃几天就做几天工,做一天发一天当面结清,也免了税吏忙不过来。”

一旁的关羽没有做过内政,不理解鲁肃的痛苦,他只是本性节俭,忍不住问“那这以工代赈,就是给修府修衙?修复城墙?虽然民力廉价,是不是太浪费了……”

李素笑道“这只是一时的嘛,修府邸能花掉千把人就不错了。多出来的人力,在这辽东之地,当然是兴修水利了。子敬也实践过了,这辽东之地实则水源充沛,连种植稻米都可以,亩产高于麦、黍。只是种稻需要的灌溉极多,必须多修水利。等农闲时节,这以工代赈就可以修挖灌渠为主。”

听李素想得那么周到,刘备不由捻须得意“一直以伯雅多奇计,没想到在治民理政方面,竟也不输子敬。当真是良平仪秦之才外,还得加上萧何了。”

李素“兄过奖了,偶有一得罢了。”

刘备得意笑道“诸将之中,如今就我与伯雅封侯,伯雅你这侯府也一直没建,我看就在城中挑座大宅,让民夫好好修缮一番。”

汉朝官员住的房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称“府”的,高级官员“开府”是个非常大的排场,要朝廷特许。

不过,作为列侯,是可以有府的,只不过没有开府视事的班底机构,纯粹就是拿来住。

之前把甄家、糜家那些超级富豪的家称为“府”,不过是俗称,严格来说是不合礼法的。

李素下意识想说“这昌黎县也住不久,等收复了襄平说不定还要搬过去”来婉拒。

但仔细一想,襄平也不一定住得久,灵帝驾崩前最后的布局还不好说,刘备盛意拳拳,就答应了吧。

这也符合李素一贯以来“贪财、求田问舍”的人设嘛,既然用了陈平的人设,生活简朴岂非让主君反而不敢充分信任你。

“那就谢兄美意了。”李素坦然受之。

刘备拍拍他肩膀“伯雅,打下襄平之后,咱也算为大汉镇守一方边陲、慑服四夷的诸侯了,这两年东奔西跑,素知你是个好华服雅食、豪宅美婢的。是时候略享太平了,不要苦了自己。”

李素心中闪过一丝隐忧莫非刘备已经被眼前的小胜所迷,产生了暂时满足于当“辽东王”的懈怠么?

不过也对,汉灵帝没驾崩,朝廷威望也没彻底扫地,这个节骨眼上,反而是真正绝对忠于朝廷的人,才会产生小富即安的满足感吧。

毕竟之前头顶上一直有刘虞、公孙瓒压着,刘备始终是在给人打工。

而辽东险远,跟辽西隔了四百里的无人区,所以尽管这里隶属于幽州,多年来的汉朝政治实践却是由辽东太守一言堂说了算,幽州牧幽州刺史也就大是大非的问题过问一下,其他根本不管。

所以,辽东太守也算是上面无人制约的、实际掌控了三分之一个幽州面积的封疆大吏了。

要是不满足于暂时当“辽东王”,那才不正常,除非是早早就有不臣之心了。

李素知道这事儿必须要想办法慢慢劝,不好说得太直接,否则岂不成了教唆一个大汉忠臣对朝廷起异心?

“先让玄德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