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想开了的卫青(2 / 3)

军,从而将战事拖延成旷日持久的鏖战。

对于在外作战的汉军来说,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王霄制定的对匈奴作战计划,就是以快打快。占据战略主动权,选好时机与目标,然后重拳出击一击得手,坚决不打拉锯战。

因为王霄非常清楚,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会彻底崔垮大汉那脆弱的小农经济。

战场上打赢了,可经济却是破产了。这种事情,王霄是不愿意做的。

所以王霄安排的作战基本上都是步卒守护边墙,出兵全部换成骑兵去就食于敌。

而且骑兵军团出击都是要选择好目标,一击即中的那种。

这些年下来,长安城的南军已经彻底变成了守城军与护军。而北军之中的步卒基本上都被调走去了边墙之地,剩下的全都是骑兵,而且还是在不断的扩充之中。现在北军的骑兵数量之多,已经高达近五万骑。

派出几十万的步卒去茫茫大草原上打仗,这种事情王霄是不会去做的。那地儿,只适合骑兵作战。

汉军的优势很大,从装备到训练,从尚武到战略战术都处于上风。

更重要的是,千年历史上的三位最顶级骑兵统帅,有两位就在他的麾下。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历史上卫霍病逝之后,小猪那儿被迫颁布求才令。最后不得不用李广利这样的人做将军出战。

曾经打的匈奴人尿裤子的卫霍,属于荷包蛋级别。而李广利那样的,撑死也就是个装甲汽车。

王霄指派主父偃出任巡查使,负责从全国各地迁徙百姓去往朔方郡与五原郡充实边塞。

想要切实有效的控制一处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人口迁徙过去才行。

主父偃提议迁徙二十万人去河南地,而王霄的回应是五十万。

当然了,王霄没吃脑残片,他自然不会去做强制迁徙这种事情。

与以往促进百姓们种植那些经济作物一样,这次迁徙也是用的利益吸引,让百姓们自己主动要求迁徙过去。

为此王霄开出的价格是,五口之家迁徙河南地,可分地六百亩!

家中每多一口人,都可多分一百亩的地。

这还不算完,王霄还表示愿意迁徙去河南地的百姓,可以免费得到一整套的农业用具。不是木头做的,更不是石头做的,而是钢铁制作的全新农具。

每家每户一头牛,这是免费给的。霍去病在河南地缴获了上百万头的牛羊马匹,这些牛折算价格给与军士赏赐之后,王霄都准备用来分给迁徙的百姓。

最后就是免除赋税与劳役,全部都是三年。

这是所有的赋税,三年之内绝对不会向迁徙的百姓们征收哪怕一钱的赋税。

这么一大通的好处砸了下去,通过报纸了解到详细信息的大汉百姓们,那都是有些发晕。

天子这是怎么了?未央宫中去了让他满意的美人不成?居然给了百姓们这么大的好处?!

分几百亩的地,免除赋税劳役三年,还白送全套的新式铁质农具与一头牛!

听到那些读报人说的这些条件的时候,许多淳朴的大汉百姓们,甚至还把读报人给打一顿,因为他们不相信会有这种好事情。认为读报人是在瞎扯淡。

可这就是真的,接连好几期的报纸上,连篇累牍的说的都是这件事情,甚至还刊登了王霄的正式诏书。

这下淳朴的大汉百姓们就相信了。

他们可以不相信报纸,但是绝对会相信王霄的诏书。

因为大汉的天子们是不会撒谎的,他们在百姓之中的信誉之高,是后世之人所难以想象的。

历史上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经济破产,民生凋零。小猪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诏。

而就是这份罪己诏,让那些已经开始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