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军事编制(2 / 2)

个班,设班长一人。三个班为一个排,设排长一人。三个排为一个连,设连长一人。三个连为一个营,设营长一人。三个营长为一个团,设团长一人。

三个团为一个旅,设旅长一人。三个旅为一个师,设师长一人。三个师为一个军,设军长一人。以三三为进制,简单明了。

这样算的话,一个班十人,一个排三十人,一个连九十人,一个营两百七十人,一个团八百一十人。

一个旅两千四百三十人,一个师七千三百人,一个军两万两千人左右。

李起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编制,那自然也是因为李起生在新中国,长在新中国,对新中国的军事编制自然比这时候明朝的军事编制要熟悉的多,什么事情,人都是喜欢选择自己更加熟悉的,这是人的本能,李起当然要将新中国的军事编制拿来用了。

现在这还只是第一步,时间不充裕,等以后稳定下来了,有时间了,李起还要在每个连设政委,把每个兵的思想教育给抓起来,

让这些士兵彻底脱离军阀的控制,免得以后万一出现叛徒,那叛变的士兵就是成编制的直接倒戈,这样的事情,李起是绝对不会让他生的。

不但如此,李起以后还要完善火炮和其他各类兵种的配制,到时候,各个师团的人数也将更加多了。

对于李起提出的这个军事编制,岳来,戚正,刘凤成,关占山他们都是感到新奇,再一对比这年代的募兵制和卫所制,似乎确实是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于是他们也就没有多说,算是接受了。

他们这样痛快的接受李起的提议,估计也和他们不大看好这场即将要到来的战事有一定的关系,只当是在陪李起练手了。

也不怪他们不看好这场仗,要知道打仗拼的就是兵,还有那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

但是这些,自己这一方不过是占据了一个小小的密云县城而已,这如何去跟威名天下的鞑子兵相提并论,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