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信人不如信己(2 / 2)

己要起兵,所以这时候给自己来个反间计?

李起心下有点疑惑,对顾炎武问道“先生,依你之见,这朱国弼投靠之事可信如何?”

顾炎武颇为自信的回道“学生以为此事可信,真切当在八成以上。”

这下李起更是惊讶了,他没想到顾炎武竟然如此这般信誓旦旦,

“先生,你为何对朱国弼之事如此这般信心,还请指教。”

“殿下言重了。”

顾炎武拱了拱手,而后便是说道“古语有云,君不密则失国,臣不密则。

刚才殿下说弘光皇帝的死,和潞王朱常淓,还有阮大珹,朱国弼绝逃不了干系,这一点学生深以为然。

既然如此,那这般谋逆大事,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一旦泄密,那么随时就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甚至是他的性命。

所以这等大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最好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全部斩尽杀绝。

也正因为如此,别看此时潞王对阮大珹和朱国弼恩赏不绝,给予其高官厚禄,爵位显贵,

但其实越是这样做,给学生的感觉反而越是在麻痹他们,让他们掉以轻心。

等到潞王的地位稳固之后,那么潞王便要动手了。

学生以为这一点当瞒不过阮大铖这个老狐狸,估计此时阮大铖便已是在寻找退路了。

阮大铖如此,这朱国弼自然也应该听到了风声,也是一样在寻找退路,所以他这才是找到了殿下这里。”

李起听了顾炎武的话,这才是心下了然。

“先生说的不错,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在他们这几个人做下了这般大逆不道的勾当,要想活得舒心自在,只有把参与的人全部杀了,才彻底放心。

否则,即便再好的局面,也都有可能出现反复,直致要他们性命。”

这便是人常说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做这样的事情,往往便是少不了这样的下场,也是活该。

这时候,顾炎武又是高兴的说道“殿下,这朱国弼现在乃是南京京城五军都督府总督,手里掌握着南京城防大权,十几万大军都是受他节制,

若是我们接受他的投诚,那么我们便可兵不血刃接管南京,就此奠定胜局,此乃大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