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如何打破僵局(1 / 2)

朱书记从来没有这么焦躁不安过,他一向是非常有主见的,但这一次的q县的领导班子调整,让他陷入了犹豫不决的境地。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朱书记深知这个道理。但q县的领导班子调整,的确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王月堪和李尊现在正在接受市纪委的调查,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王月堪的问题基本已经查清楚,此人吃喝嫖赌黑五毒俱全,所犯的事,够枪毙几次的。但李尊的审查,却是举步维艰。

这次上访事件,如果顺藤摸瓜,将李岳和尹琴等人都拽出来,是最佳的结果。但根据李尊只言片语的交代,李岳和尹琴等人似乎与这次上访事件关系不大,甚至是没有什么瓜葛,这就让此次事件变得扑朔迷离更加难以琢磨了。

如果不能借助此次事件将李岳和尹琴一网打尽,则是后患无穷。

大家谁都知道,q县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派寻常干部去接替尹琴,不但不起正面作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谁知道尹琴在q县挖了多少的坑,埋了多少的地雷。接替尹琴最佳的人选当然是陈聪。但h县如果离开了陈聪,那么h县现在的大好局面,将很有可能会功亏一篑。可是如果不派陈聪去,谁又能挑起这副重担呢?

朱书记现在不但在市委领导班子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在整个g市也是威望极高,一言九鼎。

为了避开李岳,朱书记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在市委常委会议上抛出,而是约上郭市长和赵君,进行小范围的磋商。当朱书记提出由陈聪接替尹琴,出任q县的县委书记时,郭市长第一个反对,赵君部长随即也反对。而且两人的反对理由几乎一致,那就是绝对不能让h县的大好发展局面功亏一篑,h县暂时还离不开陈聪。郭市长和赵部长的反对都是那么的斩钉截铁,让朱书记不禁有些哑然。

朱书记又征求了庄菲和袁秋的意见,结果庄菲和袁秋也是坚决反对,庄菲道“q县烂就烂了,不能因为去挽救已经烂透了的q县,而把h县的发展也给耽误了。”

袁秋道“要是让陈聪去接q县的烂摊子,很有可能导致h现有的大好局面停滞不前,甚至还会出现倒退。”

朱书记的这个设想,没有一个人表示赞同,都是持反对意见。而且这还只是让陈聪去接替尹琴,并没有说让陈聪和尹琴对调,如果让陈聪和尹琴对调的话,其他的市委常委们会更加反对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虽然平时都不说,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尹琴那种货色,充其量就是个政客,政客只争权夺利的货色,不是干事的人。而陈聪与尹琴有本质的区别,不能说陈聪是政治家,他现在的水平还称不上政治家,但陈聪是一个实干家,却是大家公认的。

朱书记虽然避开了李岳,但尹琴早就猜到她的地位不保了,但她不但一点也不担心害怕,反而还有些幸灾乐祸。因为她在q县也干够了,光那八个自然村的拆迁问题,就是个无底洞。谁来接替她的位置,都会被紧紧拴牢。况且,尹琴在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失误,她的正县级干部地位是不会被撤销的。不让她在q县担任县委书记了,那她就会到别的县去担任县委书记,最起码也会到市直机关去担任个正县级的局长职务。

最为关键的是,八个自然村的拆迁问题,现在是骑虎难下。进又进不得,退又腿不得,谁也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村子还是那些村子,盖起来的那一片高层楼房到底该咋处置?让世世代代劳动耕作的农民去住这样的楼房,现实吗?当初为了给自己捞取政绩,为了自己的官运亨通,为了自己头上的那顶乌纱帽,迫不及待,不顾一切地上这个工程,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了吗?这件事本身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因为决定这件事的某些官员,只是考虑的他们自己的利益,压根就没有考虑老百姓的利益。

尹琴丝毫不担心自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