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4)

十三岁。三姑娘姜芝今年也不过刚满了十三。便是议亲筹办下来,到了十五也该嫁了。

躲在书后面偷偷撇了撇嘴。多好的嫩苗,都被男人糟蹋了去。

不会儿便到了山脚,车驾却是不允再前行。一众人换了软轿,直到了慈安寺门口,这才跨出轿门,由早早侯在门口的小沙弥当先领路。

“烦请各位行个方便!”

清幽小道上突如其来一声呼喝,惊得众人讶然回。

惯来不许轿辇入内的慈安寺,今日却见得一顶靛青色软轿,由四名护卫抬着,自身后匆匆赶来。

软轿一侧还跟着两人。一人束高冠,初春时节拿着柄折扇。对着众人远远一揖,做文士打扮。

另一人冷着张脸,比女人还白净的面庞,长相阴柔,十分俊俏。与面相极不相符的,此人右手提着杆缨枪,煞气凛然。

许氏目光落在那文士腰间绶带上,眸子一缩,赶紧笑着招呼大伙儿避到道旁。“大人请便。”

姜瑗同样注意到此人身份不一般。竟是比她爹爹,太隆郡郡守大人所佩的绶带还要高出几个品级。

随从已是来头不小,就不知从始至终未曾露面,软轿里主人又是何等身份。

正暗自猜想,不料恰好风起,卷起幕帘一角。

姜瑗目光瞬时对上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眸,如渊似海,深邃难言。

慈安寺后殿法堂,隔着张矮桌,盘膝坐在蒲团上的两人俱是面容沉静,衣着素雅。

屋里点了香烛,雾气袅袅,半支起的窗户前摆了盆松柏,给屋里添了抹亮色。

“大师,此番前来还是为世子痼疾一事。一年前自寺里求了燃香,起初几月效用极佳。可到了年末,却渐渐有些抑制不住。如今更是彻底派不上用场。还请大师新制了燃香,解世子难以安睡之症。”

说话的是那中年文士,此时再没有半道上高人一等的风骨,却是恭恭敬敬侍立着,话里透出些恳求。

“这般快便没了处用。”方丈眉心微蹙,拇指碾过手上佛珠,闭了闭眼,许久才喟然长叹,在那文士失望目光中缓缓摇了摇头。

“如此,老衲也无能为力。”

唰一声利刃破空,缨枪已点在老和尚眉心。这般惊变,那方丈却巍然不动,只闭目张口,一字一句诵读经文。

宝相庄严的四方面庞,显是已看破生死业障。

“周准。”

“是。”不甘收回缨枪,唤作周准,长相俊俏的男子得世子吩咐,只得退至一旁。

“药石无用?”蒲团上那人这话,问得既轻且柔。像是跟他毫不相干,十分淡然。

男子只一根玉簪挽,尚未束冠,年岁不足十五。嗓音有着少年人特有的沙哑,然则周身透出股沉静,尤其双眼,古井无波。

“寻常燃香,不可根治世子顽症。若寻到有用的法子,只做辅助之用,或可一试。”

“有用的法子何处去寻?”显然没有自家世子的气度,周准见这老和尚满口空话,目中有寒芒掠过。

道了句佛号,方丈叹息,遗憾摇头。若然知晓,他早已游方求药,回报老国公当年一饭恩情。

盘坐的男子沉凝片刻,抬手挥退身后心腹。

“你二人门外守候。待得本世子听方丈一课,再行回府。”

四下再无旁人打搅,只余方丈平和诵经声,伴着古刹钟鸣,心也渐渐沉静下去。

“大师不问梦魇缘由?”

双手合十,方丈大师一袭深灰色麻衣,整个人透出股出尘气度。

“各人自有缘法。世子着相了。”

这话说得讲究。像是什么都没说,又像是字字珠玑,一言道尽。

男子眼中冷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