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战卡洛维奇(2 / 2)

年28岁的经验丰富球员。大多数环节的水平,还真不见得比兰逸飞自己解锁后的数值要低。

至于复制到什么最赚——那无疑就是发球了。如果让兰逸飞赌到,那么他将绝杀。

依然是不那么讲究的入场仪式。即便这已经是休斯敦比赛的半决赛,兰逸飞认为迈阿密赛的第三轮都比这氛围强。

兰逸飞率先发球。

红土球场,卡洛维奇的接发也是没什么问题的。第一局的全部分数都来自于底线的对决,兰逸飞让对手拿到两分后成功保发。

第二局,卡洛维奇一如既往地展现出了他稳定的发球。

红土上的ace!然后发球上网!再来个发球直得!

转眼,兰逸飞就040落后。

果然,有着2米1的身高作支点,发球威力想弱下去都难。

兰逸飞无奈地想着。不过他也不灰心,这才刚刚开始。卡洛维奇的发球、网前是强大之处,他意识到了。

可是从第一局来看,克罗地亚人的单反与脚步移动果然是失分点。

尤其,这里是红土,而不是硬地或草地。兰逸飞认为自己的长处比对方的长处更好发挥出来。

很快,21。

从第三局开始,卡洛维奇开始有意地使用他的正手进攻。还别说,仍然凭借着身高优势,他的普通击球往往都能拥有其他人起跳击球的效果。

一记记大力直线抽球在红土场上砸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坑。

兰逸飞不得不经历了一次平分才得以保发。

局间休息,兰逸飞认真地思考着立刻启用复制的可行性。

根据系统描述,高效复制效果将持续一整盘的时间,而后将选择性保留被复制环节的能力。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最好的选择是在第一盘的抢七前启用复制。这样不仅第一盘的关键分可以享受到增益,第二盘我还有机会再接再厉。”

之所以说复制到发球就是“绝杀”,并非出于兰逸飞的脑补。他身后敬业的团队早就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卡洛维奇与高排位球员的比赛里抢七出现频率极高,其抢七胜率却很低。

出现这一古怪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卡洛维奇的发球分牢不可破,但他更加无法撼动高水平对手的发球分,导致抢七里多输一分的情况屡屡发生。

也就是说,只要兰逸飞可以把自己的发球分临时提升到某种程度,绝杀对手完全不是妄想。

他把凑在嘴边许久的水瓶放回地上,不断的微微点头,来给自己加油打气那么就把其他所有的一切抛开吧,现在的任务——坚持到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