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太平洋能源的电厂(2 / 3)

重生之资本帝国 东人 4946 字 2020-12-29

运营商,不涉及发电和输电领域。

太平洋能源在发电领域大笔投资,当然也要为这些电力寻找足够的市场。所以在输电、配电环节进行收购就在所难免。

“…在电力领域,2004年第三季度,太平洋能源总计获得7872亿美元经营收入,以及13亿美元的近利润。”

“在天然气领域,目前我们运营着北美25万英里的天然气管道干线,在南美运营着1820英里的天然气管道干线。拥有12万家工业天然气用户,以及1280万个人用户。”

“另外,我们投资并拥有334权益,长达4539英里巴西沿海天然气管道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从哥伦比亚‘圣克里斯托瓦尔’,到委内瑞拉‘圭亚那城’,长430英里,投资14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今年10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

“…华夏已经同意我们对西气东输二期工程投资,总额40亿美元,太平洋能源将拥有214的股份,但不涉及管理。”

“前后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拿下来了!”郭守云不仅感慨道。

“老板解决了德隆集团倒闭可能引发的经济动荡,华夏政府投桃报李,才让我们有了加入其中的机会,而且还得到了214的重要股权。”乔纳森·韦尔笑道。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看到乔纳森脸上疑问的神色,知道他听不懂华夏的成语,也没有解释的意思,摆了摆手后,“好了,你继续吧!”

“目前,我们正在跟印度政府谈判,打算修建一条从孟买到浦那,长16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

“印度的政治风险太高了,而且它们的经济发展程度太低,我们能够盈利吗?”郭守云顾虑道。

“正是考虑到印度的政治风险太高,所以我们打算跟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合作,双方各占50的股权。另外,从达博尔项目到现在,前后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在印度,尤其是马哈拉施特拉邦政界积累了足够的人脉。能够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通过。”

“…至于盈利问题,浦那作为马哈拉施特拉邦第二大城市,市区拥有120万人口。即便只有十分之一能用得起天然气,也有十二万,再加上工业用户。年均需求量1500万立方米。另外,整个马拉施特拉邦拥有12亿人口。比起市区的天然气需求,更加巨大的是周围城镇的天然气分销和零售市场。”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2003年,整个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天然气需求量是547亿立方米。如果这条管道能够建成,那么整个马哈拉施特拉邦中东部的零售商都将从我们这里就近获得气源,同时我们也将打开马哈拉施特拉邦,乃至整个印度的天然气分销和零售市场。”

郭守云点了点头,看得出来这件事乔纳森·韦尔考虑的很周到,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管道设计的规格呢?”

“年输气能力50亿立方米。”

“看来你打算的还挺长远。”郭守云笑道。

“这也是受您的影响。”顿了一下后,“如果从孟买到浦那的管道运营良好,并取得一定的经验后,我们准备从浦那想印度经济较为发达的南部延伸。肖拉普尔、海得拉巴、班加罗尔、那格浦尔等城市都值得我们去开拓。”

“看来你对印度市场很有兴趣!”郭守云道。

乔纳森点头后,语气有些兴奋道“印度已经连续五年gdp平均增速5以上,虽然比不上华夏,但这也是一个拥有近12亿人口的超级市场。最关键的是这还是一片很少有国外大公司涉足的处女地,它值得我们投入。”

“乔纳森,你对印度市场的看好,我并不反对。你打算投资孟买到浦那的天然气管道,我也同意。但你知道没人是傻子,法国电力公司、意大利电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