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战略(2 / 3)

人形发动机 码字嗒 3384 字 2021-03-20

那都是基于达库鲁族的情况之上的,想要把它转化成人类的东西还需要更多的适应和更改以切合人类的实际情况。

所以关于动力装甲作战方面的內容《星海》并没有做过多的限制,不管是作战方式还是武器装备的改装,这些方面的自由度都极高。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一年多的时间里,《星海》数以亿计的玩家们就贡献出了无数的作战战术和武器改装思路,这些独特的思路或者说脑洞让孟菲斯也是眼界大开。

其中一些表现特别优异的玩家更是直接收到了征召,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协约军团的成员,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直接答应了下来。

有了这些人的补充,再加上eda组织的后续扩张,协约军团的改造战士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扩大到了上万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团了。

这个昆仑山脚下的营地经过几年的建设,也已经变成了一座专属于协约军团的基地市,各种后勤科研方面的人员和家属加起来达到了数十万人的规模。

随着人员的扩张,各种编制架构,操作规程也在一步步的成熟,协约军团现在已经不再是成立之初的大队小队编制,而是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军团框架。

最早的那批改造战士们都成为了协约军团的各级军官,军衔等级方面全部重新编排,目前整个军团之中,仅有作为指挥官的李明是将衔,而且还只是个少将。

至于其他军官也都徘徊在尉级别,连校官都只有作为特聘的外籍教官孟菲斯。

不过谁都明白,李明这个少将的含金量可不是谁能比的,虽然李明这几年一直都在进行各种外层空间探索任务,很少参与协约军团的事宜。

但自从两年前那次为了把自己目前的能力数据录入《星海》的数据库,李明当着协约军团的战士们展露了一下自己的能力之后,李明这个指挥官已经得到了所有协约军团战士们的认可。

李明之所以把自己的相关能力录入《星海》的数据库,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他开发自己的能力。

现阶段,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蓝星的科技对于李明的能力开发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的状态。

李明想要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为自己的实力提升找到一个突破口。

于是在《星海》的世界里,有了一台具备唯一性质的英雄级作战机甲黎明号。

其变态的战斗力让无数尝试过操作它的玩家们都大呼过瘾,比起自己打怪时候那种比恶魂还坑爹的难度,开着黎明号简直就像是在无双割草。

不过李明自己清楚,目前《星海》开放的版本之中的敌人,还都是比较低级的,就比如朱骏之前攻击的那艘星舰,其实不过是一艘武装商船而已,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星舰。

李明曾经在《星海》之中试过和真正的星舰交战,但哪怕是最低级的星舰都把李明打的落花流水。

基本上在距离星舰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距离之外,李明就直接被星舰的武器锁定,随后就被消灭了。

真正的星际作战可不像星战那样的太空歌剧一样,还有你来我往的对射,然后各种激光满天飞,劈里啪啦的热闹得很。

大多数的时候,星际作战都是相隔着几百上千公里的距离,通过观瞄设备锁定目标,光速级别的粒子束、高能激光瞬间就穿越了空间,直接消灭目标。

所谓发现即摧毁。

大多数的时候,李明都是看都没看到敌人就直接没了。

尝试了几次之后,李明就只能把这方面的事情先放下了,专注于外太空方面的事情。

原本这段时间他都是在月球上进行前进基地的建设工作的,但是突然收到了来自何塞亚的信息,让他回来一趟。

作为协约军团的指挥官,军团驻地也成了李明现在最主要的落脚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