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媳妇别跑了(1 / 2)

走在街上的白锦,首先想到的是先买盐,她已经好久没有吃到加盐的豆子了,还有,他们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豆饭了。

于是白锦进入粮铺,她寻了一圈,只见里头最贵的就是粗面粉,至于精面细米,这儿的人听都没有听到过。

而且这粗面粉,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产量极低,真正用来充饥的还是粗粮。

白锦只敢买了三升粗面粉吃,随后才去了盐铺称了一斤盐,没想这一斤盐就用了百文钱。

盐是真的贵。

白锦再往热闹的市场去,她想买些猪油回去,可以不吃肉,但菜里不能没有油,人不吃油盐,会受不了。

看着肉摊前围满的人,个个看着,下手的却是少,一问价格,猪油三十文一斤,肥肉十五文一斤。

白锦买了两斤肥油,用荷叶包着放回背箩子里。

再一盘算手中的银钱,这么用下去没法存着买床和被褥了,她得省着点儿花。

然而经过肉包子摊子时,她忍不住停步,想到奶奶手头没钱时,也会为她买下一个肉包子,那是她两世以来吃到最好吃的肉包子。

白锦又拿了银子出来,五文一个的肉包子,里头包了一点点肉,而包子还是暗黄色的粗面做成。

白锦买下四个肉包子,也舍不得吃,一并放入背箩中。

正在白锦张望着是出城还是再去逛逛时,不远处给人拉货的稻香村年轻小伙孙泉看到了白锦。

孙泉是稻香村木匠孙三叔的大儿子,今年个弱冠之年,却没有成亲,不过孙家在村里头还是过得挺好的,温饱不成问题。

这会儿孙泉看到白锦后,原本还有一趟货要拉的,他立即婉拒了,说家中有事儿,便赶着牛车往白锦走来。

“是三福媳妇呢,我是稻香村的孙泉,我爹是孙卫民。”

孙泉上前自报家门。

白锦原本没有认出人来,听他这么一说,原来是一个村的,于是点了点头,她种的地还是他们家的呢。

“三福媳妇这是要去哪儿?我带你一程?”

刚才白锦在人群里听说附近有一个码头,来往的船商不少,她要不要去看看,正好她找不到方向。

于是白锦说想去码头。

孙泉的脸色便有些古怪了,原本含笑的脸上笑容消失,孙泉问道“三福媳妇这是要上哪儿去?”

“就去码头转转,要是不方便,我可以走过去的,没关系。”

白锦没有多想,可是孙泉听到这话,心头就不舒服了,脸色也变得难看,说道“三福媳妇要不坐上我的牛车先回村吧,三福在外头赚钱不容易。”

“以前三福不着调,那是没有成家,现在好不容易成了婚,可把弟媳捧在掌心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弟媳还是别到处乱走的好。”

白锦算是听明白了,这是担心她要从码头坐船逃走么?她有些哭笑不得,想来稻香村的村民还挺团结,个个担心她逃走。

“那好吧,我坐你的车回村里去。”

白锦也不再解释,毕竟她随时要逃走的话早已经深入人心。

孙泉见她坐上了牛车,心情好了不少,于是拉货的生意也不做了,先将三福的媳妇拉回村里再说,可别到时三福回来,连媳妇都跑了。

能坐牛车回村,那当真省了不少事情,不然凭着白锦那双腿走二十几里路的,那还不得辛苦死。

不过回去的途中,孙泉还是很腼腆,不太好意思说话。

这么回到村里,也才用了一个时辰的样子,不过白锦的屁股却颠簸得有些受不住。

到了村口从牛车上下来,白锦感激对方,从背箩里拿出两个肉包子答谢,孙泉哪敢要,白锦也不喜欢占人便宜的,她将肉包子用荷叶包着往牛车上一放就赶紧走。

孙泉也不想引起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