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1)

王氏真盼着大孙子赶紧回来,有三福在的话,外头的活计做得快,就不耽搁了在家里做衣裳。

白锦听到这话,想到自己一件衣裳能赚下的数目,于是向王氏提议道“奶奶,咱们请人吧,忙活一天也不过十几文钱,不知咱两腾出手来做衣裳还赚得多些。”

这点子是不错,王氏想了想说道“村里头有几家家里地少,想来请他们帮忙应该不成问题,就是得教他们怎么做,而且这翻红薯藤的细活,来来回回有好几次。”

“咱们请人帮忙,也得说清楚,不管几个工的数目,直接承包给他们多少钱得了。”

这点子好,白锦同意了。

于是王氏手速飞快的裁剪了两套衣裳的布料出来,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出门去,想着最近指不定要下雨,乘着下雨前翻动翻动,不然都生根发芽了。

天黑那会儿,王氏一脸欢喜的回来,就见白锦将做好的一双手套交给她,让王氏试带。

还别说,十个指头都给包裹在内,却不大不小刚好合适,王氏立即明白了孙媳妇的意思,直夸白锦心细。

祖孙两人在厨房里做饭时,王氏便说起这一次的活计就承包给了隔壁的吴大强家,原本是去村里找人的,被毕氏听到了。

虽然王氏不太喜欢这人,先前收留他们一家时也有些磨合,但怎么说也是邻居,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给谁做都是一样的做。

就由毕氏母女两人将山头的红薯藤翻上一遍。

不过说起吴大强家,王氏又说起吴秋梅做了一身新衣去相亲的事,这事儿没成,对方是看上了吴秋梅,都说她长得好看,王氏认为是衣裳将人打扮的好看了。

吴秋梅嫌弃对方太矮,王氏听了一耳,回来跟白锦说道“这十里八乡的,也只有我家大孙子个子高,其他的男子,有几个高的。”

“嫌弃人家矮了,她也没有多高呀,这婚事呀,这么挑三拣四的,转眼年纪就大了呢。”

吴秋梅也才十七岁吧,白锦觉得这年龄还太小,可是在这个时代,十五岁及笄就会寻亲事了,十七八岁的姑娘都已经是他人妇了。

王氏做了一锅面条汤,又手法熟稔的做了一碗凉拌黄瓜丝,油炸茄子和豆角。

将吃食端到八仙桌,祖孙二人正吃得欢,门口来了一人,正是吴秋梅。

她今个儿穿的是灰色的粗布,上头还有泥巴,想必刚从地里回来。

吴秋梅走过来,鼻中闻到这油香味儿,肚子有些不争气了,她不敢靠太近,不想露出窘迫的样子。

她上前问道“嫂子,听我娘说,嫂子开始卖绢花了,不知道要多少钱?”

白锦才拿回来的布,还没有来得及卖呢,不想王氏刚才窜了门,想必告诉了毕氏,于是她点了点头。

从屋里拿出一朵她今个儿试着做的绢花,颜色淡红,花朵小巧又成簇,着实好看极了。

果然吴秋梅看到后,双眸放光。

白锦将绢花给她,说道“我还没有定价钱,这第一次做,就给十文钱吧,莫往外头说。”

吴秋梅听说要十文钱,心头很纠结,她从怀里拿出手巾子,里头包着几个子,数了数,才六文钱。

白锦见了,于是说道“算了,若是不够,也没关系,你有多少给多少吧,只是别说出去。”

吴秋梅点头,她将巾子里包着的六文钱给了她,接过绢花,爱不释手。

吴秋梅走了,王氏却是皱眉,“不都已经相过亲了,这会儿买绢花,她也没有时机带,莫不是家里又安排上了?”

白锦却是不以为意,其实第一朵绢花,白锦做的布料足,十文钱都是少的,之后再做,就不会用这么多的绢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