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欲为传人,天定缘分(1 / 2)

老道士东张西望,寻了张桌子坐下,把背上的药箱放在一边,目光隐晦地打量着。

这老道士一进大堂,苏子陵便知他内力浅薄,筋骨无力,武功很是低微,而且剩下的寿命也不长,只在这年间。

此时见他只隔了一张桌子坐下,而且频频注目,目光流连在男童杜天羽的身上,暗道他不是想着按传闻偏方以男童延寿,就是想着找个传人把本事传下去。

至于本事,除了武功之外,医药占卜、星象道学等等,都有可能。

不过,看老道士混成了这副模样,所谓的本事应该也不算很大。

“大哥哥,好好吃,你也吃!”

腮帮子一鼓一鼓,女孩的双眼灵动有神,缀满了希望的光。

笑了笑,苏子陵也不去管他,继续动筷吃菜。

不多时,店家端了个托盘把菜送上,一碟水煮青菜,一块水煮豆腐,还有一碗糙米饭,都微微冒着热气。

老道士显然饿得很了,郑重地道了声谢,拿起筷子捧起碗,就着豆腐青菜,飞快地吃起饭来。

一旁的店家稍稍犹豫,出言道“后厨还有些饭,若是吃不饱,我再给道爷您添上一两碗。”

老道士艰难地咽下一口,感激道“居士心善,必得天尊赐福,从此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听了一番好话,店家显然也很是高兴,颠颠儿地往后厨而去。

很快,老道士把青菜豆腐和三碗米饭都吃得一干二净,连丁点汤水都没留下。

放下盘子,他摸了摸肚子,满足地叹了口气。

‘我等凡人,能吃饱,能睡好,才是最大的福气啊!’

再次谢过店家,看了看仍在用饭的几人,老道士稍稍犹豫,又数了三枚铜板,提起一旁的药箱,跟店家商量着在柴房借宿一晚。

店家对他印象还算不错,爽快地答应下来,还少收了一枚房钱,又听了一番感恩戴德的好话。

“福生无上天尊!这位少侠,可否抽些空来,贫道有事相商!”

等妇人和几个孩子吃了八九分饱,苏子陵制止了他们,自己也放下筷子,这时,早早等在一旁的老道士迎了上来。

“嗯?不知道长有何见教?”

苏子陵起身示意,两人走到一边,出言问道。

老道士背着药箱,微微驼背弯腰,拱手道“贫道出自三清山,道号丹离,此番游历至此,见少侠同行的男童颇合眼缘,因此想打个商量,能否令贫道收他为徒,传些本事?”

苏子陵念头一转,反问道“三清山?可是此地西南六百里那处?”

“我曾在前人笔记中见过,当年有号称传承楼观道统的长阳道人,在那儿宣讲道典,开宗立派,万人景从,不过如今早已不闻其名,道长可是那一支的传人?”

‘这少年莫不是哪家道派的俗家弟子不成,都是些八九十年前的老事了,竟还能知道?

老道若非偶得了本残缺道书,里边记了些只言片语,都还不知道,那山竟还这般风光过!’

老道士暗自叫苦‘也不知道他知晓多少,可惜老道不能冒认这个身份了,否则若是戳穿了……’

他内心抽动,却面色如常赞道“少侠博闻强识,贫道佩服!”

转而叹道“贫道宗门虽在三清山,不过是些无名传承罢了,与长阳真人虽有些关系,但都是些边角零碎,关系不大。”

“原来如此。”

苏子陵微微颔首,直问道“那不知道长身怀何种绝艺?”

“并非不信道长,只是,那孩童生母尚在,我总要知道一些,才好与那位夫人分说。”

“贫道明白,明道明白……”

老道士讪讪地应着,虽不知眼前少年武功如何,但观其气度,不是高门大户的公子,就是名门大派的高徒,万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