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隔墙送暖(1 / 3)

山坡上的牡丹,终于在立冬前收拾停当。

这一年的秋收忙碌正式结束,到了休息的时候。村内缴纳的秋粮,一车车的被赵里正等人押送送到县里,再由司粮官员过数入库保存。这些粮食小部分留存县粮库内做本地的安全储备粮,大部分则由衙役、厢兵押送至州府或登州禁军驻处。

周卫极不仅在军中挂职,还是黄县的班头,深得知县周长海重用,所以这段日子他忙得脚不沾地,筹措人马押运粮草。

蓝怡也没有闲着,她前几日找了村内的泥瓦匠翻盖了家里的驴棚,又在王家兄弟的帮忙下把温室扣好,翻土种下菜籽。温室内依旧被她分为十畦,除了种下去年的小葱、韭菜、黄瓜、菠菜和莴苣,还有她从梅县买回的芹菜和大红果也就是西红柿种子。

今年冬天村里有十几户人家添了温室,包括二叔家。二叔是个老庄家把式,对种田的事情是最上心的,也在家里扣了个小一些的温室,与村里人种温室赚钱不同,王二叔纯粹是感兴趣,他现在也有了这样的底气。蓝怡千叮万嘱,要大家做好通风,待生上小火炕后若通风不好是很容让人头痛晕厥的。

若说种温室规模最大的,还是程家小七。他跟蓝怡学会如何种温室后,自今年夏天就开始琢磨着如何开发温室的最大“价值”。“价值”这个词,是蓝怡不小心说漏嘴后被大家听了,经过她解释后被众人记住并频繁使用的。

小七带着小厮,考察一圈黄县周围的地形,选青山油坊不远的一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农田买下来建造温室。当然。这次对外挂的依旧是夏重潇的名义,在明面上小七只是好奇而经常过来玩而已。

他的温室扣得早,现在里边的黄瓜秧苗已经高过两尺,眼看着就要开花了。

“王大嫂,瞧着小的这菜怎么样?”小七乐呵呵地领蓝怡到温室内“视察”,他当小二哥的瘾头似乎还没有过去,逢人就自称为“小的”。

“不错。”小七盖了四十个温室。每个有半亩大。连成一片颇为壮观。他听了蓝怡的意见,又找了专业的工匠和老庄家把式,盖得自然比蓝怡的温室要好上许多。内部更加规范宽敞。

听蓝怡只说两个字,小七瞪大美目,“王大嫂,不错是怎样?哪里不错。还有哪里是错的,且说明白。”

这孩子!蓝怡瞧着他秀色可餐的小脸。忍不住笑道:“小七,我家的温室也瞧见了,我只是记得有人说过这温室的做法,也只种了一年。我早就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啊,再多的我真的不知道了。我瞧着这蔬菜长得比我去年种的好多了,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小七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揉揉脸。拉着蓝怡的衣袖蹲在田垄上,“王大嫂。看这黄瓜苗,要开花了呢。”

蓝怡仔细看了看,“恩,这两天就能开,再过段日子就能吃上新鲜黄瓜了。”

小七这厮喜欢吃黄瓜,四十多个温室里有十个种的都是黄瓜。看着他满含深情地盯着黄瓜秧,蓝怡忍不住抽抽嘴角,“说起来,济善堂的梁郎中也很好吃黄瓜的,小七不是和他交情不错么,黄瓜长好了不如给他送点过去。”

小七头摇得像拨浪鼓,“王大嫂,可千万别告诉他。被他晓得了,小的一温室的黄瓜都不够他啃的。”

一温室,半亩,上千斤黄瓜……蓝怡抖抖肩膀,梁进再能吃也吃不下啊。

“再说了,这些瓜是要卖了赚钱的。”小七喜滋滋地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这些温室里的菜长好了,今年一定能有不小的收成,给小的赚回很多银子。”

按说小七作为程家最受宠的七少爷,是最不缺银子的,但是他对赚钱很是热衷,而且尤其热衷于瞒着家人赚钱。蓝怡总觉得小七对金钱的这种迫切需求背后肯定有什么重大的原由,不过小七没提过,蓝怡也不想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