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后坡栽种(1 / 2)

周卫极呆了呆,转头求助地看着蓝怡。

蓝怡摇摇头,低头快速扒饭,让他们父子自己交流。

“轩儿,”周卫极蹲下来,“这是怎么啦?”

文轩抽抽小鼻子,“爹,轩儿也要骑马跟着。”

周卫极一听,摇头,“不成,太小。”

文轩撇着小嘴,不高兴,“轩儿要骑,爹给轩儿扶着吧。”

周卫极又摇头,哄道,“轩儿,爹得赶驴车,没法给扶着,乖啊,等后晌哥放学时,们俩都骑马,爹给们牵着,成不成?”

文轩这才笑了,小胳膊一伸搂住周卫极,吧唧就亲了一口,“爹最好啦!”

周卫极擦擦脸上的口水,乐了,“跟娘在家,听话啊,爹得走了。”

蓝怡吃完,站起来,“轩儿,想着骑马该怎么办?”

“好好吃饭!长高高!”文轩握握小拳头,“轩儿要再喝半碗粥!”

“这就对啦!”蓝怡把他拉起来,对周卫极说道,“们父俩先去吧,我收拾好带着轩儿直接去后山坡。”

今日天公做美,风微气清,蓝怡动作利索地收拾好东西带着文轩,牵着山羊赶往后山坡。转过这一排房屋,便望见后山坡上王林喜、周卫鹏、杨氏、赵氏、周素毅、刀无锋、赵苗正忙碌着,最上一排的牡丹苗已经栽了半满,这真的是人多好干活。

蓝怡把大小几只山羊赶进栅栏里,让文轩自己玩,她紧走几步过去,与众人打过招呼,开始忙活。

杨氏看着栽好的牡丹。感慨道,“我这种急脾气啊,就喜欢插秧栽苗的活,们看看这栽过去就是一排,多来劲!不像埋种子,埋下去得好些天才能看到小芽儿破土出来,干着急!”

赵氏乃是十足的慢性子。“四弟妹。等着埋下去的种子拱开土皮出来,嫩绿嫩绿的一排排的,也好看啊。过两天麦子种下去后,那一排排出来的麦苗才好看呢。”

“就知道三嫂会这么说!”杨氏又拿起一株根带大土块的牡丹棵,问旁边的王林喜“王二哥,这么大棵的牡丹分株种下去明年就能开花结籽了吧?”

王林喜摇头。“大株的能成,小株的掐了花芽先养一年后年结籽更壮实。”

“这样啊。有开花结籽的就好。我咋记得们东山坡那牡丹头年秋天拉回来种上,第二年开花结籽的不少啊?”

王林喜跟在赵尚景身边学了些日子,多少知道些门道,“分株跟分株也不一样。有弱点的,有好壮实的,有年头少的有年头多的。”

“这样啊。那也比我那山坡上的苗结籽快啊。”杨氏感慨道,“看着牡丹籽值钱了。真恨不得明年春天就看到一山坡大朵花呢。”

“们上坡上的牡丹管得好,明年就能见花了。”王林喜如实说道。

“还不是托们的福啊。”杨氏去年从王二叔那里买了牡丹苗种下去,按着林喜他们的法子管着,虽说粪土差了些,但苗也还不错,“王二哥,回头我可得让枝儿他爹买壶好酒给们送过去。”

林喜笑了,“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周二哥来了,嫂子,们先栽着,我去搬上来。”

看着王林喜快步跑了下去。杨氏看着感叹道,“这进城里干买卖就是不一样,二嫂,三嫂,们看看王二哥,这两年变化多大,能说了,人也精神了。”

蓝怡点头,林喜这两年变化是不小,特别是当了商记的账房后,增长了见识,才能也得到了认可,越发自信了,这股子自信从内到外改变了他的气质。可以说,他的变化比三弟王林远还大。

赵氏看看山坡下跟着周卫极拉牡丹棵过来的自己的丈夫,闷声不语。王林喜和周卫琨同年生人,如今的周卫琨看起来比王林喜老了好几岁,都是她没能耐,没林喜媳妇儿那刺绣的手艺,也没有自己四弟妹这样结交人的性子,生的絮儿也身子骨不好,拖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