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和州之和(1 / 4)

登基吧,少年 雁九 10112 字 2021-01-06

阖城士绅百姓从州衙,送到城门口。

从城门口,又送出去十里到长江渡口。

目送老知州上船,船只渐行渐远,直至不见。

士绅百姓,才扶老携幼回城。

然后发现,城门不关了。

大家惊讶一下,就撇开不去想了。

嗯,不关才对,这才是和州。

和气的和,日子恢复太平了。

渡船上,老知州回到船舱,看着眼前五彩斑斓“万民伞”,心潮激荡。

与那种整齐规整,都是绸带做的漂亮的“万民伞”不同。

这个万民伞上边密密麻麻、重叠无数层的带子,五花八门。

有簇新绸缎,有更精致的缂丝,更多的是布条,一指粗细、两尺多长,甚至还有些布条已经褪色,是两、三段短布条接起来的,夹杂在其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十分和谐。

几位耆老说了,这是和州士绅子弟,连夜走访城中各家各户,说了老知州要归乡,大家准备万民僧事,无一户拒绝,都是出了布带。

老知州摸着这布带接头,跟旁边长子唏嘘道“为父游宦三十年,行迹四州,做了三地父母官,今日才见真正的万民汕这等涅。”

那长子引以为傲道“和州父老至诚,不枉父亲呕心沥血经营十年此摄可传家!”

老知州却是曳,拖着万民伞出去,走到船头,轻轻一推。

伞骨重,上面绸带布带吸水后更重,打了几个璇儿,就缓缓沉入江中。

“父亲!”

长子惊诧。

老知州不言,眺望和州方向。

和州不负他,他却负了和州。

明明可以留下与滁州军周旋,更好的庇护百姓,却疡保己身。

“祖父,父亲,你们快来看,这里是什么?”

长孙的声音带了惊诧从货舱里传出来。

船板上父子两人听到动静,都带了疑惑过去。

“多了两个匣子!”

长子负责收拾的行李,并不算惊讶“许是霍帅送的仪程!”

之前士绅百姓太多,霍五等人送到城门外就回去,并没有送仪程。

这两个匣子,大的一尺见方,小的只有巴掌大。

那孙儿四下里看看,再没有外人,才心翼翼抽开大匣子,给父、祖看。

金光灿烂,都是一枚枚金饼,满满一匣子。

老知州愣住。

那长子很紧张了,看着老父亲不放心。

几十年没回老家,回去要置产置地,以后儿孙也要读书生活,处处都要银子。

这阖家上下十几口人,正是缺钱的时候。

父亲不会耿介到将这个也沉江了吧?

方才那万民伞,长子没反应过来,这回却无论如何要拦着。

就是那长孙,看着祖父也带了忐忑。

老知州为官清廉,家资实在不富裕。

部家产算下来,都没有这一匣金多。

霍五正是听闻此处,才叫人预备了这个。

老知州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什么,拿起那谢子打开,里面是一面略简陋的铸铁牌,正面是“滁州霍”三个字,反面是“1”。

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是新的刻痕。

“这是什么符号?”

儿孙凑过来,都带了疑惑。

“这是大食文,唐杜环在行经记–大食国中有记载,是大食国记账所用数字,是‘一’!”老知州摸索着铁牌说道。

“这是霍元帅给的信物?”

长子带了心道。

老知州看了儿子,见他眼睛黏在铁牌上,心中叹口气,合了匣子,递过去“收好吧!”

“哎!”

长子生怕老爹反悔,连忙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