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送钱(1 / 3)

重返1977 镶黄旗 4389 字 2021-08-13

同一时间,在京城西北的八达岭长城也发生着相似的情况。

如果按照通常规律来说,每逢一辆辆拉着外宾的大客车或是小轿车停靠在八达岭长城入口处的停车场后。

这些久闻长城大名的异国旅客们,几乎都是难以保持耐心的。

他们在山脚下远远遥望着“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无不渴望着赶紧进入景区,攀上那长长的、蜿蜒伸向远方的长城顶端。

谁都想去尽快体验一下,在长城上边欣赏无边无际、跌宕起伏的群山景色,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

那么必然都会迫不及待往入口处簇拥。

可从这一天开始,像这种再自然不过的反应却发生了一些改变,外宾们显得不是那么急促了。

因为他们只要一下车,当他们那金发碧眼一暴露在阳光下,他们叽里咕噜的“鸟语”乱糟糟响起的时候。

在景区停车场的边界处,也会连锁反应地引来一阵京片子的骚动与招呼。

然后就是六个人各扛着装挂不同货品,颜色艳丽的货杆子分列道路两侧。

他们每个人都手举着一个“sale”的标牌,满面都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神情,如同礼宾队一样恭候着外宾们的大驾光临。

而由于这些商品都是带有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这些人的销售态度又比较理智和文明,没有人像今天小贩那样如跗骨之蛆一样的强行兜售推销。

这便让外国人觉得很安心,很放心,也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于是大部分外国人经过,都会饶有兴致的停步仔细地看看商品。

这样一来,不但选购者众多,甚至还有许多人和这些小贩一起合影拍照的。

而当这些外国人离开,再走到售票处附近后,购物热情非但不会就此消退,反会被提升一个阶层。

因为在一个新开张的简易商亭里,他们又会惊喜的发现,居然还有更多精致有趣的商品摆放在这里。

比如说长城造型的“石雕烟灰缸”和花篮造型的“石雕花盆”,那是他们这些西方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古老技艺和东方情趣。

这样的好东西放在自己的客厅里,是再别致不过了。

而砖雕门神,因为能体现出华夏武士的神韵风采,在他们的想象里,也存在着与长城的军事防御性质紧密相关的联系。

为此,不乏有人愿意把这东西买回去,摆在书架上或是挂在墙壁上,当装饰品。

那不用说,接下来便会再发生一阵比刚才还热烈的慷慨解囊。

然后这些外国人才会心满意足地继续正常游览活动。

当然,也有些理智的聪明人,并不愿冲动购物,以及为自己的攀登增加额外的重量。

他们只会在下山离去时,才会根据心情好坏,购买想要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龙口村生产的旅游商品就此一炮而红,成了这里最能吸引外宾的热门货,显然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了。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一笔“国际贸易”,还都进行的友好且和睦。

无论买主儿、卖主儿,双方都是一副文明礼貌,友谊长存的姿态。

只不过咱们话说回来,这些交易之所以能如此尽善尽美,表面之下,也确实存有一定程度的侥幸。

这恐怕得托外国人习惯了无组织无纪律,现场乱乱哄哄的福,也得托他们不懂汉语的福。

否则要是这些老外能明白,那帮卖货的一见着他们喊什么,那多半儿一开始就能气个半死,什么东西也不会买的。

为什么这么说?来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这不,当有一辆大客车打开车门,呼啦啦又下来好些外国人的时候,停车场那边蹲着抽烟的“三蹦子”就又催手下们开工了。

这小子就跟劫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