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不断变化的画风(2 / 2)

1984之狂潮 再次等候 3201 字 2021-08-05

些人,基本都是用管理部落的方法管理国家。反正国家的东西就是家里的东西,想要什么就往自己家里拿。并且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占领的这个最高阶层。

当然,这群人也希望治理好国家,最简单的道理,国家有钱了,拿到家里的东西就多,自己家也富裕了嘛。不过这样的想法基本就是口号,毕竟大公无私的人极少,横行的依然是以权谋私、贪污猖獗。比如说,就像赖特的那位父王那样,或者蒋文意曾经接触过的那位警察局的布桑乔局长。政局再怎么变动,都损害不了这群坐地虎。

而第二阶层就是接受过良好教训的精英,比如说,这位赖特殿下。他们在长辈的资助下,许多进入欧洲的大学或者本国的高等学府,然而等他们毕业后,却很尴尬的发现,在本国国内根本就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

首先上层被第一阶层霸占,这群精英根本升上不去。而且他们想为国效力,第一阶层根本不给这些人机会。久而久之,精英们也就死了心,要么出国,要么索性同流合污。就像这位赖特一样,该骗就骗、该贪就贪。很可悲,一个国家的未来其实看的就是精英阶层。然而在非洲国家,根本就没有他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而非洲各国还有第三阶层,比如黄世夫那位雇工约鲁巴。他们基本比较聪明有闯劲,往往是十里八乡的能人,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不过一旦出头,他们也往往会选择移民国外。

最底层当然是乡间的那群文盲。大字不识,而且安于现状,自己和相邻的部落,在他们眼中就是整个世界。而部落所在的村镇,对他们来说就是超大城市。而像黑兰市那样的,那已经超出他们的想象,那是神界的范畴了。

很有趣,最底层的那群非洲人,往往就是最幸福的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