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一章 一个团结的集体(1 / 4)

()

不管内阁都有怎样的心思,赵曦目前只想把官制改革完成,把三级决策制推行,在第一次大朝会上,将国朝一定时间内大规划拟定,并付诸行动。

王韶觐见,那么多的意图,赵曦跟明白,无非是希望朝廷将熙河令设一路……

而赵曦召集内阁议事,就是想借内阁的口,让王韶打消这个念头,还不至于打击他的积极性。

赵曦没有担心王韶叛乱,可内阁大臣们未必没樱

在整个国朝,唯有河湟一带是王韶一人兼任了军政两职……内阁大臣不太喜欢有这样的情形。

更别令设一路了,就是目前的情况,内阁也想动一动了。只是考虑到河湟开边需要延续性,又正值朝廷官职改革的时候,暂时没有提上议事议程而已。

关键是,内阁都不太敢把希望寄托在新军的忠诚上,也对监察衙门不太相信。

原来的御史台谏不就是让监督君王和臣工的吗?不一样成为朝臣相互攻讦的工具?监察衙门也是臣工,也是人,为什么会例外?

因为内阁大臣们,都没有见识过后世那种洗脑式的灌输方法…~在监察衙门制度中,是有每年一次到讲武堂接受责问考验的。

“彦国,大朝会一旦召开,按照朝廷颁布的议政任期制,王子纯最少还在河湟待五年……”

“如此一来,王子纯对于河湟的掌控时间太长了。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过久的受一任主官领导,对朝廷并非好事!”

议事结束,张方平并没有回自己的办公的屋子,而是随富弼到了他的地方。

还没等富弼招呼他落座,张方平就开始嚷嚷上了。

“安道,为何刚才议事未提?”

“官家召集我等议事,很明显是抬举王子纯,有表彰的意思。那种场合,我又如何能对功臣猜忌?”

张方平一点都没藏着掖着,全是实话。

“安道,官家不止是想抬举王子纯,也不仅仅是为表彰…~官家对我等内阁的心思太了解了……”

富弼话,眼神却不知道瞟哪儿了。

张方平也被富弼这话搞愣了,他觉得富弼没完,又不好意思问…~

“安道,官家不会容许王子纯长久的掌控河湟…~”

富弼完,开始准备茶具了,并让书吏都出去了。

“王韶觐见,应该是有心奏请官家把河湟提一格,让朝廷设一路建制。也是因为如此,官家才会召集议事。”

“安道兄,官家并非不信任王子纯,出于河湟的情况特殊,不会动王子纯。”

“但是,对于河湟的部属而言,在河湟的时间太长了,与三级决策制和官制规定不相符。按照规定,大朝会结束后,国朝州府郡县的文武臣工,凡超过五年任期的臣工,都需要调离的。”

“河湟开边,暂时离不开王子纯,可继续保持河湟的人事结构,又与朝廷要颁布的法令不符。是故,官家才召集我等议事,让王子纯在我等内阁的议事中,感觉到不妥。”

“如此一来,官家若调整河湟的属官,王子纯才不会有抵触心理,反倒会以为官家在保护他,或者迫于内阁压力。”

“毕竟,这次议事,王子纯已经亲身经历了我等对河湟的看法。”

富弼泡好茶,悠悠的跟张方平着。

按照官家以往的做法,富弼觉得他的推测八九不离十,虽不中,也不会差多远。

“河湟的臣工确实应该调换了。我找彦国兄,也是想因此事建议官家。”

()

“彦国兄,若需要调整,朝廷圣旨调整即可。官家又何必多此一举?”

富弼的分析,张方平一定程度上是相信了。只是对于官家这样拐弯抹角的做法不理解。

“安道兄,你认识官家开始,可曾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