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报春(1 / 2)

敲定了要种的几种蔬菜瓜果,姜桃掰着手指算了下,近日里能下鹅仔菜的种子,过两日等到赶场的时候买一包小青菜的种子,再种几株南瓜,最快到下月就能收第一茬子的菜了。

姜桃越想越兴奋,手底下越发卖力,直到吃饭的时候,双手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张氏看她颤颤巍巍的手,没声好气的给她碗里扔了一块片子肉“成日里想着疯玩,还拉着你奶陪你疯,你要是知道什么叫四时节气了,你娘我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姜桃撇了撇嘴,她原身是木讷了些,就是大人指东往东,指西往西的性子,也没什么主见,要不是仍是这张脸,这副身子,张氏都要怀疑她是不是沾了什么脏东西了。

余氏劝道“孩子有心就是好的了,明天我也下地,多种点东西,桌上多碗菜也好。”

张氏还欲说什么,姜强敲了敲碗“盛饭吧,少说两句。”

还有十几天就到三月了,三月是农忙时节,春分过后,忙着下种插秧,忙着田间地里,而姜强则开始要忙着上工了。

姜桃大姨托人捎信来,说是县府改了日子,提前半月开工,是以三月十二就得上清水镇了,如此算来也不过小半个月了,张氏这些天跟着余氏忙里忙外的收拾。

要去镇上上工,衣衫得准备几身,虽说包了两顿饭食,但路上总得有点食垫垫肚子,再说这拉砖的活不同其他,鞋得多备几双,三月里过了春分,天气也该暖和起来了,不用准备棉鞋,做三双单鞋就成。

张氏负责去借车借骡子,余氏忙着纳鞋底,千层的鞋底耐磨耐穿,所以针针不敢马虎。姜桃带着家里两个孩子围着菜地转悠,花了七八天的时间,总算是一点一点把土“啃”完了。

现在就是撒种,浇水,育苗的事了,鹅仔菜种子两至三粒撒到土坑中,用一层薄土覆盖,早晚浇一次水即可,半月就能发芽。至于小青菜的种子则需提前催发一夜,姜桃用瓦罐装了水,放入种子,放在灶边,利用土灶残余的热量让种子更快的打破休眠期。

鹅仔菜和小青菜不吃温度,即便在倒春寒的三月,也能很快生长。在某天的清晨,姜桃打开房门照例去看自家的菜地,突然在黄褐色的土地中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色,她忙扑上去确认不是杂草后,喜不自胜的跑进屋扑在余氏床前道“发芽了!发芽了!”

农家人的喜悦就是如此简单,只需土地真诚的回报就能让一颗心满满当当。接下来的几天,姜桃如珍似宝的护着这些宝贝菜秧子,恨不得一天看三回。

鹅仔菜长得飞快,余氏提醒道“该追追肥了,这样长得更快些。”

追肥自然是用农家肥,余氏寻了一身旧衣衫穿上,去自家茅房舀了粪肥,掺了大半桶的水,均匀的给每一株菜施了肥。姜桃在一旁看着,说不恶心是假的,但是还有什么好矫情的,能吃饱活着就是头等好事了。

姜桃仔细记了要领之后,往后追肥就是她自己的活了。余氏在一边挖了坑种了五株南瓜,南瓜秧刚开始还长得慢,到后来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藤蔓覆盖了一大片土地,这日里地窖里的萝卜开始告罄。

余氏叫姜桃去摘了南瓜秧的嫩藤,用绣花针把外面的皮剥了,切成细丁,加上猪油炒了一顿,别提多新鲜多脆爽了。张氏吃着菜有些愁眉苦脸,新鲜菜谁都喜欢,但是吃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俗话说一口如雷,十口如炸雷,金山银山粮山也经不住只吃不产出啊。

余氏瞧出她的忧虑,她放了筷子道“我瞅着瓦罐里的鸡蛋攒了七八个了,拿去换半袋子糙粮和半袋子麦麸,暂时先度过这几天,实在不行,咱们再用钱去买粮,撑到强子去上工就好了。”

张氏也是这么想的,等姜强去上了工,工钱是一月结算一次,十二日上工,到月底顶多十几天就能有钱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