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万菜(1 / 2)

姜桃听了一阵也觉得无趣,算章本来就晦涩,那老夫子讲得深奥,也不管底下的孩子听懂了多少,遇到难点都是一并带了过去。

姜桃扭头瞧大虎,他攀着窗台,踮着脚努力看着夫子讲课,眼里满是艳羡。

富裕人家大多是孩子七岁时送到学堂来开蒙,像是姜陵还要早一些。大虎算着也到年纪了,但是现阶段家里是真供不起他念书。

刚瞅着有点温饱的苗头,屋里一点多余的银钱都没攒下,这个时候她要是咬牙送他念书,只怕全家都得跟着喝西北风去。当下供一个读书人所花费的银钱对于农家人来说是一个天数。

胖婶家为了供着姜陵,家里穷得个响叮当,若不是二老死撑着,只怕连黑馍都吃不起了。

姜桃撇过脸去,压下心底那一丝心酸。趁着夫子在上首摇头晃脑,姜正从书兜里变着法子摸出些零嘴来,什么冬瓜糖、绿豆糕、糖衣花生,姜桃吃了两颗,其余的都拿去投喂大虎。

好不容易等他们下了学,姜正拉着姐俩去了他们暂住的地方,镇上说远也远,所以他们一直寄住在姜正的一个表姨家。

表姨这回正好去街市上买菜,屋里没人,姜正让她在屋外候着。

不一会,他搬出个沙盘来,别说那沙盘还真真是花了心思的,里面的黄沙十分细腻,见着像是筛过的。

姜正还没开口,脸却先红了起来“这是我叫木匠师傅做的,你瞅着可还行?”

姜桃见那用来写字的石笔也是打磨过的,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后天我们就旬休了,听你这么说像是这两个月都不回去了,我一个人也不好去寻燕子,你看,要不我先教你学着?等你回去了,再把我教你的再教给燕子,也不算我食言了。”

李敖抱着胳膊在一边笑话他,惹得姜正飞脚去踹他,两个少年闹做一团。姜桃想着这事可好,她现在晚间都是闲下来的,现如今天黑得越来越晚,她能识字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那敢情好,你一次教我二十个字,我隔五日便来寻你一回。”

姜正倒是惊讶了“不是说好了十个么?”

“不得把之前十几天欠的二十个补上?甭说是十个了,你就是一回教我三十个我也能学得完。”三十个字,平均一天下来也就是六个,她又不是那寻常孩子,学东西自然要快一些。

李敖笑了她一声“好大的口气,阿正,你可赶紧的教她看看,就找那些笔画多又复杂的打打她的脸。”

姜正收了脸上的笑,去屋里搬了小板凳,将沙盘摆好,黄沙均匀的铺开。不多想,便用石笔在沙盘上刷刷写了几个常用字。

姜桃一个一个问过去,刚好是“姜”、“张”、“袁”、“赵”、“王”,清水镇的五个大姓氏。

“你寻半张纸和一支圭笔给我。”姜桃努力记着这几个字的结构,这里的字真的要复杂许多。

姜正去撕了半张纸,又找了一支新的圭笔递给姜桃,姜桃依着那五个字描了一遍,又在字的下方标了音。李敖看着那“蚯蚓”一般的标记,心下奇怪,问道“这是什么?”

“我怕忘了,就先做个记号,我也不能天天来寻你们不是?标了音我自个也能学了。”她可没说这标音的好处,世间万种语言,没什么是不能标音解决的。

姜正凑过去一看,倒也发现了这“蚯蚓”的规律,忍不住赞道“你这倒是个好法子,我们学字就靠死记硬背,要实在是不记得了,少不得要去问夫子问同窗。这一天下来学的字少说也十几个,能记得下就有鬼了,不是记得后面的就是忘了前面的。”

姜桃笑了笑,又催促他将剩下的十五个字也教了。将所有字音都标好后,姜桃吹干了墨,仔仔细细把这半张纸叠好放进怀里。

天色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