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避而不见(1 / 2)

今日进宫面见轩帝,是在段恒毅意料之中的,但却也是在他意料之外的。

昨日西山一行,在半山腰那一处衣冠冢前与轩帝不欢而散,甚至是口中说出那句话“死得其所”的话,虽是表明他心中所想,但现在想来昨日他实在是有些冲动的。

冲动、意气用事的情绪都不该出现在他身上,也不该出现在“顾清临”的身上,因为“顾清临”并不是一个会意气用事的人。

而昨日那句似是带着愤怒和怨怼的话语,不只轩帝听进了耳中,更有那许多跟随在侧的人,也同样听在了耳中。

不管愿与不愿,这个腰他必须要折。

支悠悠的马车行驶在已经热闹起来的街道上,一如昨日所见的那般场景,且也是日复一日所见的热闹景象。

看着那些为了生计奔波的人,段恒毅嘴角便忍不住带了一丝笑意。

不管金陵的局势为何,总有一些人会一如既往地那般生活着,远离了勾心斗角,远离了阴谋诡计,安于一隅过着平凡且平淡的日子。

他们为的便是守护这千千万万个宁静的一隅。

且到尘埃落定以后,这金陵也好,任何的一地也罢,总有属于他和婉儿的一处可得安乐之所。

如此想来,脚下或眼前的那些泥泞,便也算不得什么了。

一想到日后便能与心爱之人安得一隅长相思守,段恒毅眼中的笑意便满溢出来,那张脸上也沁满了笑意。

心情大好的段恒毅口中轻啧一声后,一连串悦耳动听且清脆的哨音便从他口中轻轻飘出,细细听去,竟比清晨时林间的鸟鸣更要清脆几分。

赶车的小厮罗宝莲听到这颇为悦耳的哨音后,不禁咧嘴一笑。

昨日少爷回来后便一直板着脸,他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再惹怒了少爷,如今见到少爷露了两分笑意,心情便也十分愉悦起来。

罗宝莲心里藏不住事,且又有些嘴碎爱叨叨,段恒毅一直板着张脸,给罗宝莲吓得一路上都没敢言语半句,不过这倒也是让段恒毅的耳根子清静了不少。

马车晃晃悠悠地驶出热闹的街道,行过一座座宅邸,远远地便见到那座巍峨且森严的皇宫大殿。

此时的御书房偏殿中姜恒心不在焉地用了些许早膳,便从椅子上站起身,面上一片恭谨地立在了殿门旁。

那本揣在他袖笼中的奏折像是一块烧红的烙铁般,让他感到十分的棘手,且越发觉得这本奏折原就不该写,也更不该带到宫里来。

原本他还存了两分侥幸的心理,想着万一要是陛下面带不虞他便率先把奏折呈给陛下,也免了陛下发怒怪罪于他。

可现在他想来,若是当真如此做,那么便是在意指有错的人并非是他这个户部尚书,而是陛下。

呈与不呈都不是解决眼下这件事的上上之选,且身为户部尚书他本就有不可懈怠之责,这件事的处置上他原本就想佐了的。

姜恒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一张满是褶子的老脸上又带了几分愁容。

御书房外,已经走过来的轩帝突然停住了脚步,他站在殿外微微仰首看了一眼殿上悬挂的匾额,又偏头看了一眼姜恒所在的偏殿,口中意味不明地轻嗤了一声。

王总管正带着一众内侍和侍卫走在轩帝身后,原本轩帝突然驻足便让他眼中带上了些许的不解,但当他听闻这一声轻嗤后,眼中便飞快地闪过一道笑意。

也许陛下并不愿见到户部尚书姜大人,毕竟姜大人可是和二殿下往来颇为密切,而如今二殿下又……

这下面的人最会看眼色,一个无心的举动,也许在旁人眼里便是一种风向的变动,眼下这局势不明,若是因此而让人看出陛下有意抬举二殿下……那金陵这局势怕是越发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