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小康村福利(1 / 2)

……

谢之才收敛了一下惊讶,压住心头尴尬,说道“此处并非县学,莆田县学学生亦不过百五六十人。小康村蒙学能收容如此多的学童,李东家与聂校长功不可没,本官不敢贪他们的功劳。”

苏刚听了更是惊讶地看了看李东升和聂红娘,心里道“你这李东升真是不拘一格啊,用十几岁的少年做总账房,又让女人来做蒙学校长,倒是有胆有魄,却是小看了你。”

苏刚心里佩服李东升,嘴上也赞道“真是了不起啊,你这小小的小康村蒙学,学童规模都快赶上泉州府府学堂了。只是本官有些不解,你们办这蒙学何以选在小康村中?在县城不是更好,也好方便学童上学散学。”

李东升知道刚才苏刚没有听仔细自己的介绍,便回道“苏大人,此蒙学原只收小康村流民子弟,后来又招收了附近村里的适龄孩童,若是建在县城,那才真是不方便学童上学散学呢!”

苏刚又问“李东家,我不是听你说过,在你小康村中做工,流民工薪极低吗,他们怎有闲钱让子弟上学?”

四大家主一旁听了也是点头,显然苏刚也问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李东升听了笑道“回大人,怪小人没说仔细。小康村中的村民子弟在我蒙学读书,是不用交学费的,小康村之外的学童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点钱,那点学费,家长完可以承受。”

苏刚听了更是不解,又问道“既然不收钱,蒙学堂投入从何而来,先生薪俸又从何而来?”

李东升听了回道“所有的费用从小康村的收益中来,小康村的初衷便是救济流民,让大家安居乐业,免费教育是咱们小康村的一项福利。

在咱们小康村里,不仅教育免费,住宿、吃饭、看病吃药也都是免费的,他们只需要在作坊里做工,便可享受一切福利。”

苏刚和谢之才,以及四大家主听了无不大吃一惊。

谢之才心里更是震惊不已,他只是给了李东升免税牌,挂了个清名,但小康村里的事情他几乎没过问过。

今天跟着来,谢之才本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却没想到一个个的震撼接踵而来,心里激动之余,他脑海里更闪过自己平步青云的画面。

“这个李东升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安置上千流民,这可是一个大功绩啊。若是这个小康村的事迹传出去,那我谢之才便要飞辉腾达了!”

谢之才一边幻想着自己升官发财的场景,激动的苏刚却已拉着李东升的手,去小康村蒙学堂里视察去了。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之后,教育在历朝历代都是极重视的事情,一个地方读书人的数量往往也是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苏刚虽然在泉州府只是一个知事,但并不代表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办事员,他也有自己仕途的规划。

这次知府钟人凤派他来莆田考察,若是能促成李东升到泉州去办小康村,苏刚便是大功一件,说不定以后能得到钟人凤的举荐,调到地方上做个知县也不无可能。

谢之才在原地惊喜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落单了,连忙也追进了蒙学堂里,其他人不敢靠近两位官员,便只能远远跟着。

周继鸿跟在周秀晴身后小声说“姐,他就是李东升,看起来也没有青面獠牙嘛!”

周秀晴看了看前方陪着谢之才与苏刚的李东升道“我何时说他青面獠牙了?”

周继鸿小心地看了一眼周秀晴,见她目光却未看着自己,而是不离李东升,心里便泛起一丝古怪。

“姐,这李东升消失了几天,怎么跑去泉州了?看他这样子,想必在泉州攀上了泉州的衙门。以前听说李东升建小康村是为了钓名诂誉,没想到还真救济了不少流民,莫非他真的是大慈善家不成?”

“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