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知识改变命运(1 / 2)

……

在冶炼车间里,李东升正站在一个熔炉旁边,看着工人们往坩锅里扔生铁块。

谢之才虽然调集了莆田所有的生铁,但仍然有些供不应求。福州的生铁还未运来,李东升怕误了工期,便在坩锅里掺了一些自己淘尾砂淘出来的金属砂。

周季在李东升身旁,说道“东家,打磨车间的那些工人在骂娘呢!”

李东升不解,问道“骂娘,他们怎么了?”

“他们说最近的这些铸出的新齿轮太硬了,打磨十分费力,也十分费砂轮。”

李东升听了点头道“不错,咱们这些金属砂掺到生铁里去之后,齿轮和铁件的硬度的确提高了不少……”

说到这里,李东升灵光一闪,突然现出喜色。

周季见李东升突然神情变化,便问道“东家,您又想到了什么好主意,莫非可以解决砂轮的消耗问题?”

李东升欣喜地道“不是,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咱们一直在研究车床上的材料问题,你刚才的话提醒了我。”

周季更是迷糊,问道“怎么又想到车床上去了,您不是很不满意试制的那台车床吗?”

李东升微微叹了一口气道“我的确不满意那台试制的车床,究其原因是因为那车床钢材不够硬,无法长久使用,更无法切削钢铁。”

周季听了哦了一声,又道“东家,你不是说过需要找到铬才能造车床吗,现在你还没找到,急有什么用?”

李东升道“我想再试一试,你看啊,这批齿轮因为加入了玻璃尾砂,硬度显著提升。若是用这些玻璃尾砂来冶炼车床的钢材,会不会更好呢?”

周季听了眼睛一亮,终于明白李东升想到了什么。

李东升也是个急性子,说干便干,立即让人将试验车床时的模具取来。

这些模具都是车床零件铸造需要的,李东升根据前世的记忆,将车床的样子做出来的。

这车床并非是后世那种自动的万能车床,它有钻头、导轨、平台,但因为没有电力,只能用脚力驱动。

脚力驱动的原理结构与脚力打谷机很相似,不过用的是曲轴,在传动轮上面用的是布带,并非直接齿轮咬合传动。

为了研发这台车床,可以说是费尽了千辛万苦,光这一台车床,便前前后后花去了李东升数月的心血。

车床的研发虽然断断续续,不断修改,但还是让李东升整出来个大概。

只是在最后试验操作时,发现几乎没什么用,因为车床钻头的钢材硬度太低,导致只能简单加工些木头,几乎无法加工铁器。

车床最关键的地方是螺杆、导轨和钻头,因为钢材硬度不够,即便打磨做出了车床,各个部件也很容易疲劳变形。

虽然那些变形很细微,但也可以导致车床加工无法完成,尤其是钻头,更换的频率实在太过惊人。

李东升知道原因出在材料上,他没有找到铬,自然无法炼出烙钢,这是车床制造失败的主因。

脚力打谷机部件的短缺,让李东升想到了一条新路。

那些用尾砂淘洗出来的金属砂虽然成分杂,但很明显提升了钢材的硬度。这是多金属合金的好处,将之用在车床零件上,应该也有好处。

纪华明也跟在李东升身旁,他是何谦的同窗。李东升组建众城商行时,由于缺人,便将何谦的十几个同窗都请了来。

其中纪华明、纪源生、骆城安排做了储备干部,另外何佳林、李同文进了小康村蒙学教书。

后来李东升开发台湾时,将纪源生和骆城带去了台湾,何谦的那些同窗做储备干部的,便只剩下纪华明一人。

纪华明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