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加强管理(1 / 2)

……

李东升道“伯父,您说的不错,清溪铜矿的确无法产出如此多的铜,在最初移民台湾时,我便想到了这点。

我用的解决办法是高消费回笼资金,我将那里的物价抬高到大陆四至五倍,如此才勉强将那里的资金盘活。

现在基本上做到了只往台湾送人和物资,不往那里送钱。所以只要控制人员流入台湾的速度,便可基本不会出现收支失衡的情况。”

聂书同听完,想了想道“我之前听你说过,台湾那里土著不少,你给他们的工价极低,何不将其部消化?”

李东升听了点头道“这也是我的一个计划,但这事急不来,您在莆田小康村应该也见过我关押的东海帮三个头目吧。他们其中有一个便是台湾土著,而且还是一族王子。这些台湾土著未施教化,要想让他们合作并不容易,只有等我去台湾慢慢处理了。”

聂书同听了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蛮夷不习王化,须得徐徐图之,此事真还急不来。”

李东升又看了看何谦,问道“何大总管,咱们泉州小康村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盈利?”

何谦听了微微沉默,然后道“咱们泉州小康村的基础建设加上新建的厂房,估计三个月内可以基本完成,在此之前应该就可以实现盈利。对了,东家,有几件事情想告诉您。”

李东升问道“何事,你说。”

何谦道“咱们泉州小康村建立以后,便时常有些外地商户前来洽谈订货之事。我考虑到前期咱们的生产力有限,除了供应四大家族订单之外,没有多余的产品卖与外人,所以都被我拒绝了。”

李东升一听来了兴趣,连忙问道“那些外地的商户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想要多少货?”

何谦回道“有一些是彰州那边的,还有几个是从广东潮汕那边过来的。”

“彰州、潮汕……”李东升听到这两个地名,便开始转动了脑筋。

彰州和潮汕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两个地方,那里因为贫穷又靠海,有许多人陆续下了南洋,广泛分布在南洋和西洋的各番邦之中。

李东升记得一些历史,中国海外的华人有半数是广东和福建出去的,其中最多的便是闽南与粤东,也就是泉州、彰州、潮州、汕头一带的华人。

中国的老话树挪死,人挪活,充分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这些勇敢的华人前赴后继地往海外移民,有许多客死异乡,但也有不少在异国他乡扎下了根。

他们凭着勤劳与聪明,不断的积累财富,有许多人都成了当地的富人。许多次国家危难,海外的华人都会念及故国,出钱、出人、出力帮助祖国,是李东升最为钦佩的一群人。

“别人出海移民动不动就成千上万人,只是听说南洋有饭吃便蜂拥而去。我李东升产业无数,就算养几万人白吃白喝又算的了什么?何况他们去了没一个白吃白喝的,掏出去的钱总能赚回来……”

李东升从思索中里回过神来,道“何大总管,下次他们来可千万别让他们空手回去了。这些人都是财神,只要和他们合作好了,咱们不愁没大钱赚。”

何谦听了愣了一下,有些不明白李东升为何这么说,但还是点头答应下来。李东升说的话从未错过,即使错了也无妨,他是老板,老板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

李东升又想了想道“何大总管,鉴于咱们目前的财力,你下次再送人去台湾,可每批再增加五成。那边实在太缺人力了,若是那边财政困难,我就不运金银回大陆了。”

何谦一听吃了一惊,道“东家,再加五万,那就是每批四五百人,台湾吃得消么?”

李东升听到这里,脸上现出坚定之色,道“吃不消也要吃!台湾数百里江山,就算塞个千万人也不拥挤,何况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