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一个全才(1 / 2)

……

计时的机械其实中国古代也有,比如日冕,刻漏,沙漏,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大明灯漏等,但这些绝对无法与钟表相提并论,更不要说装进口袋里了。

现代钟表最早是欧洲人发明的,中国能有钟表还是在葡萄牙人来到中国之后的事情,至少比李东升现在所处的时间还要晚二十年以上。

中国古代的那些计时器一般都很笨重,而且认时并不是很精准。欧洲这个时期虽然做出了钟表,不过还是极其昂贵的奢侈品。李东升想要发明钟表的第一个念头是赚钱,多一条生财之路。

而想发明自行车,李东升的初衷也是为了赚钱,当然他也想让中国的老百姓提高行走以及运输的效率。

发明自行车与发明四轮马车的初衷相似。只是相对于四轮马车而言,自行车造价和售价会低很多,主要也是为了考虑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无论是钟表,还是自行车,在李东升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人看来,都是再稀疏平常不过的机械。但在这时代人的眼里,绝对是不可想象的超时代产物。

见纪华明在发愣,李东升又道“纪华明,你负责小康村的所有机械制造与改进,还要肩负研发,的确是很辛苦。你要学会与人合作,多培养一些助手,同时也要做好保密工作。

对了,在这里我再定一个规矩,以后任何人未经过纪总管的许可,不得到他的研究所里去参观,任何人不得泄露关于生产和研发的任何细节。否则一旦发现,便开革处理。”

众干部纷纷点头,李东升之所以能够快速致富,不仅是他的商业头脑发达,更因为他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技术保密的重要性这些干部还是知道的。

李东升最后做了一些明年的工作布置,便散了会。

散会后,李东升又和纪华明及郭宇非去了一趟研究所。

莆田小康村的研究所是郭宇非来之后才单独建立起来的,研究所专门有单独的一间车间,里面集齐了李东升所有的加工及制造的设备,而且已经聚集了一个二十来人的团队。

看到研究所门前有两名保安之后,李东升稍微放心了一点。

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李东升来到一座笨重的机械面前。这台机械还未组装,而且还有许多零件缺失,看来还在摸索阶段。

李东升指着那机械问道“纪总管,这便是你研究的蒸汽机?”

纪华明点头道“是啊,东家,这大家伙还真麻烦,不仅部件复杂,而且精度要求比较高,能造出这个大概来,还是多亏了郭顾问了。”

李东升听了看了一眼郭宇非。

郭宇非谦虚地道“我也没帮什么忙,只是改进了几样测量的工具,还有就是校正了一些计算上的数据而已。”

李东升听了一喜,微笑道“机械一学讲的就是精确。有郭顾问在,咱们研究所真是如虎添翼啊!”

纪华明一旁听了又道“咱们郭顾问可不仅仅只做了这些,他还提出了许多建议,咱们原来的所有机械都被他改进了一遍,有些效率提高了近十分之一呢。”

李东升听了眼睛一亮,道“居然做了这么多,我李东升还真是捡到宝了!”

郭宇笑了笑,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里面李逢春做的比我多,这里面的功劳,有八成是他的。”

“李逢春!”

李东升突然想起了这个人,竟觉得有些汗颜,他居然把李逢春给忘记了。

李逢春是郭宇非的同窗,也是一个举人,跟着郭宇非、尚慕乔他们一起来的。

郭宇非一共六个同窗加入了李东升的集团,其中尚慕乔、袁速、司马泷、邝云去了台湾,郭宇非和李逢春留在了莆田小康村里。

纪华明听到郭宇李逢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