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通货紧缩(1 / 2)

……

汪浑问道“您的意思是说在这里自己做炸药?”

李东升点头“是啊,不然怎么办,总不能把人力都浪费在采石上面吧。”

汪浑点了点头,他来的时候也是这个想法,不过他知道李东升答应做炸药只是权宜之计,日后炸药还是会由台湾。

炸药也是武器,李东升当初给汪浑权力里面并没有铸币与制造火器的权力,所以他必须要来请示李东升。

李东升不仅掌握着最高权力,最关键是他掌握着技术,来龙牙门的人除了李东升,没一个能造出炸药来。

汪浑又想到一事,又道“主公,现在咱们龙牙门在册登记的人有两万三千余人了,咱们的银子根本不够支发下月的工钱,现在怎么办?”

又提到钱的事情,李东升也是有些无奈,他原来罚龙牙门五大社团十万两银子,想的是将这十万两银子用在龙牙门的建设上面。

对于龙牙门的人力资源李东升也初步了解过,十万两养一万多人勉强够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龙牙门县衙一开张,龙牙门便像块磁石一样,将四面的华侨都吸引到了龙牙门来。

龙牙门的仁政及工作岗位不仅吸引着附近的华侨,就连附近的土著听说龙牙门有钱赚,也蜂拥而来,导致龙牙门人满为患。

若不是龙牙门有巨量的工作岗位,如此大量的人流涌入,还真会闹出事来。

请了人做工,自然要给工资,不然这些工人便会造反,这个问题困扰了李东升十几天。

李东升想了想道“这样吧,咱们在龙牙门建立一个龙牙门银行,让百姓们将钱存进银行。

另外,等到发薪水的时候,只发一部分现金,其他的用食物或者有价值的商品充抵。与此同时,派出商队去周边部落交易,将咱们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换成钱粮回来。”

汪浑听了连连点头,立即去着手处理。

由于缺乏现金,用实物当成工资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种手段并不是李东升独创发明的。

钱是流通货币,市场上流通的钱少,这叫通货紧缩。缺乏硬通货在当时的整个世界都属于常态,即使是天下第一国的大明朝也是如此。

由于缺少金、银、铜铸钱,起初大明朝廷开张时,用的便是纸币与银钱的双轨制金融政策,即使收税也是用实物与银钱并用的模式。

明朝前期国库的银两极少的原因,并不是明朝税收轻到没敌人,而是因为大量的税收是实物,而不是稀缺的银子。

明朝超大规模发行纸币是在永乐大帝上位之后。永乐大帝篡位成功后,为了彰显自己比侄子建文帝牛逼,做了许多丰功伟业。为了支持这些丰功伟业,于是永乐大帝拼命印发宝钞。

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期间做了许多大事,比如迁都北京,深入大漠打北元残余势力,修订《永乐大典》,派郑和当散财童子下西洋撒钱等等等。

纸币宝钞无限量印发,导致通货膨胀,老百姓不再信任宝钞,又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大明朝廷前期发饷,经常用的办法是发一半宝钞,一半其他物品,例如大米、丝绸、香料等。

明朝不缺银子,还是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来到东方殖民贸易之后。

葡萄牙人来到大明,还是在成化皇帝的儿子弘治皇帝时期。葡萄牙人死皮赖脸,与大明打打和和,最后获得了与大明朝贡通商的权力,赖在澳门不走了。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白银和黄金,他们用白银到大明换取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货物,再运到欧洲贩卖。

同时期的日本也发现和开采了大量银矿,日本与中国贸易,也用的是白银。日本的白银再加上西班牙人开发了美洲的银矿,大量的白银通过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