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香菇(1 / 3)

五人散去之时,高二郎一拍脑袋,“差点误了大事,明日巳时在我家集合,你们戴好草帽,这是三万两银子的关键所在,好好动动脑子。箱子、草帽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高二郎回家洗了个澡,头扎方巾,身席儒服,像个儒雅的书生。四年私塾生涯在懵懂中度过,可现在却要重新拾起毛笔,认繁体字,读《四书五经》,练毛笔字。考个童生是必由之路。

考童生要经过三试,有县试、府试、院试。童生试的第一阶段考试是县试,由本县知县主持,考试多在二月份举行,考试分四场,分别考八股文、试帖、经论、律狱。考试结束后,县署造花名册,送交本县儒学署依名次前后录用。并呈送本府或直隶州、厅,参加府试。

二个月之后,府试由各知府主持。府试共试两场,通过者便取得“童生”资格。接着考院试,院试也分两场,分为正试和复试,被录取者才是秀才。

至于考秀才,太费周章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二郎虽有所想,但不报多大希望。大不了,花点钱财,买个监生,混进秀才队伍里。

高二郎站在八仙桌前,看着柳公体笔帖,提笔练字。柳公体以骨力遒劲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著称。高二郎只有四年毛笔字功底,只能依样画葫芦,可他深信穿越者的潜能,可一日千里精进。

高八妹站在对面,脚下放个小凳子,也在写毛笔字。她已能背诵《百家姓》,还能背诵三十多首《唐诗三百首》,有小神童的潜质。至于高七郎学业,高二郎已经放弃了。

高二郎写了两张宣纸,那字已经垮了,放下毛笔,揉了揉手腕。像个先生样子,“不错!八妹呀,你要牢记,学海无涯苦作舟,温故而知新。我不在时,你也要坚持,每天都要学习。像哥哥现在,学业荒废了三年,再想好好读书,太难了。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你要记住,书中自有黄金屋,做个独立知性的女人,像娘一样刚强,不要靠男人。”

高八妹好像听懂了,认真的点点头,“我听你的话,管好七哥。你现在总是出门,我有点害怕。”

高二郎摸着高八妹小脑袋,笑道“既然八妹不喜欢丫头,我就给你请个花木兰,让花木兰保护你,好吗?”

高八妹道“只是家里多了两人,我又要多烧两锅水,太麻烦了。”

高二郎哈哈大笑,没想到高八妹还能举一反三,高家兴旺发达。

夜黑风高,子龙庙之行,有惊无险,盗得白盔亮银甲。高二郎和猴子温天宝夜行百里,穿山越岭,轮流扛着四十多斤重的铜甲。天亮时分,才回到董家屯。小鸟儿杨高雀,小张木匠张曲尺,铁蛋吴高温躲在暗处,吓了高二郎一大跳。

“作死啊!我不是叫你们巳时来我家吗?想吃穷我家啊!”

张曲尺道“我们睡不着呀,昨晚就把十只箱子送到你家。在你房里,打了一宿纸牌,我输了二个天启通宝。”

“你们越来越不像话了,屎尿屁留在我房里,现在给我去倒马桶。”

天启通宝就是大铜钱,共分为两种,大的值三十文,重十钱。小的值二十文,重七钱。为十成铜料,天启六年以来,天启通宝坚挺,没有贬值。高二郎一声令下,杨高雀、张曲尺、吴高温使出了石头、剪刀、布。

五人来到高家大院,张曲尺指着右边一排草房,“我现在知道你家建草房做什么了。”

“你们去偷看过了?”

“嗯!那排架子是用来种蘑菇的吧?”

张曲尺料事如神,有一双火眼金睛。

高二郎道“蘑菇经不起储存,我只是试种一点蘑菇,自产自销。主要是种香菇,用的是层架种植法,保持土壤一定水分,在朽木、牛粪上种植香菇的苞子。不过,这层架苞子技术还不成熟,还在摸索阶段。等技术成熟之后,我们董家屯的香